教学课题 | 5 玲玲的画 | |||
学案编写者 | 教学用课时 | 2 | ||
学案使用者 | 第 周星期 用 | |||
教学 目标 | 课(章节)教学 目标 | 1.认识“玲、祥”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 |||
教学准备与手段 | ||||
板书设计 | ||||
集体备课时间 |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 |||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2.写字指导。(1)写正确。(2)写美观。 借助两个左右偏旁的字(幅、评)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左右偏旁的书写方法。要做到左窄右宽。 (二)朗读感悟 本课的叙事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同时,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画而感到“满意”的样子。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朗读第七自然段,要感悟爸爸处事的沉稳。读第八自然段,要表达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读第九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 朗读的方式,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扮演角色对读,再指名在全班朗读。教师按上述朗读要求予以随机指导。 爸爸最后说的话是从玲玲改画这件事引发出来的感想,是课文的中心句,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情,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注意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齐读、个别读的基础上体会。可先让学生对爸爸说的这段话自由谈感受:你明白了什么?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谈感受中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