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贸易
2017年,榆林市进出口总值12.40亿元,比2016年增长28.1%。其中,出口7.14亿元,增长74.6%;进口5.27亿元,下降5.9%。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出口总值1.52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2.2%。化工产品出口总值5.17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7%。
-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09.44亿元,比2016年增长12.5%,较年初增加379.4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1.06亿元,比2016年增长1.6%,较2017年初增加31.5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06.08亿元,比2016年增长12.6%,较年初增加379.7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71亿元,比2016年增长1.6%,较2017年初增加31.38亿元。
- 证券和保险业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有证券公司9家,期末证券开户总数12.47万户,2017年新开1.88万户,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879.36亿元。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有各类保险公司36家,全年保费收入54.23亿元,比2016年增长32.6%。其中,财产险收入20.09亿元,增长19.0%;寿险收入34.14亿元,增长42.1%。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8.24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赔付支出12.39亿元,增长23.3%;寿险赔付支出5.85亿元,增长1.4%。保险深度2.06%,保险密度1596元/人。 [28]
开发区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榆林高新区”,前身为“榆林经济开发区”)。2011年,陕西省政府批复,榆林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名后的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享受省级高新区的相关政策,园区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型加工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和环保产业;将设立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对培育一批增长极、以点带面引领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国务院批准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陕西省获批的第五个国家级高新区。
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是全国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国家对榆林开展大规模勘探,榆林全市已发现矿产8大类48种,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且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1998年7月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获原国家计委批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为了开发陕北富饶的能源化工资源,国家计委于2003年3月正式批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启动建设,这是全国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为榆林、延安两市,面积8万平方公里。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7年,榆林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29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3项,获“陕西省年度科学技术奖”1项(三等奖)。申请专利2538件,申请发明专利763件,授权专利952件,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1.62亿元。
教育事业
1949年以后,榆林教育大体经历了这样3个阶段:卓有成效的17年(1949~1965),遭受重大破坏的“文革”10年(1966~1976),拨乱反正和改革提高的12年(1977~1989)。到1989年榆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30所,其中小学5893所,初中179所,高中26所,农业职业中学14所,技工学校1所、中专8所,大专2所,成人学校4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405140人,职工人数达到28775人,其中专任教师24727人。
从2011年开始,榆林市出台《榆林城区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十二五”期间,在榆林城区新建、改扩建42所中小学、幼儿园,之后又调整为45所。截至2017年4月,45个项目中,已累计投用19个,累计新增教学班432个,新增学位19770个;剩余26个项目中,2014年底竣工18个,2015年底竣工8个。同时在原有全市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零收费”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再免除学前三年幼儿保教费和高中阶段学生学费。针对农村人口向城镇大批转移的实际情况,专门出台了外来人员子女与当地居民“一律平等、就近入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