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谁是最大赢家
12月16日,蓝月亮以“云敲锣”的形式登陆港交所,“洗衣液第一股”正式诞生。截至12月17日收盘,总市值为833亿港元。
发行前,蓝月亮的股权结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所示。刚上市的蓝月亮的唯一股东为Aswann,Aswann又由ZED、Van Group Limited、Allied Power Limited、HCM、Hai Fei及CCIL分别持有88.70%、0.22%、0.07%、10%、0.72%及0.29%权益。
ZED与Van Group Limited的背后,是罗秋平的妻子潘东,她通过这两家公司共持有蓝月亮88.92%的股权,是蓝月亮实际控制人。
同时,她还是蓝月亮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而罗秋平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招股书显示,罗秋平为中国香港籍,而潘东的国籍为加拿大/中国香港。
跟农夫山泉一样,蓝月亮在上市造富的故事开启之前,先来了一波突击分红。
从2013年到2020年6月30日,这七八年间,蓝月亮累计(向ZED)分红还不到3.5亿港元。
而在传出上市传闻的前夕,2020年6月,蓝月亮就截至2020年6月止期间的保留盈利,向当时的唯一股东(即Aswann)宣派中期股息23亿港元。从2017年到2020年6月,这三年半时间,蓝月亮飙升的净利润,合计也不过才20.22亿港元。
根据持股比例,仅此次分红,潘东与罗秋平夫妻俩就可分得20.45亿港元。持股10%的HCM,可分得2.3亿港元。HCM的背后,便是蓝月亮的“贵人”张磊与他的高瓴资本。
可以说,高瓴当年的投资,已经回本一大半了。
遥想当初,2010年,高瓴资本以4500万美元认购蓝月亮A轮优先股,之后又于2011年追加103.38万美元,共获取蓝月亮10%的股份,且一直是其最大的外部投资者,也是第二大股东。
高瓴的进入,还为蓝月亮带来了其他“便利”。罗秋平当年与KA卖场谈判崩裂,自建销售渠道“月亮小屋”又收效甚微,在张磊的撮合下,蓝月亮与京东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如今,电商平台成为了蓝月亮最主要销售渠道。2019年,线上销售渠道收入占比达47.2%。
蓝月亮上市后,潘东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77.36%,高瓴资本的持股稀释至9.3%。按照蓝月亮12月17日的总市值计算,仅因蓝月亮的上市,罗秋平与潘东夫妇的财富近650亿港元,高瓴资本持股的市值近80亿港元。
要说最大赢家,还是罗秋平与潘东。当然,重仓持有蓝月亮10年的高瓴资本,成为第二大赢家。
曾有人问,张磊投资的都是京东、滴滴、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当年怎么会看上蓝月亮这么一个还未成型的日化企业呢?
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提到:
在公开场合,蓝月亮成了张磊口中,高瓴资本投资成功的经典案例。以持股数来看,高瓴资本在蓝月亮上的投资,重仓10年,浮盈超20倍。
不过,在财富故事之外,蓝月亮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其他日化巨头相比,蓝月亮依赖于单一品牌。下一个十年,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