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南华大学教授、中国铀矿采冶学科开拓者丁德馨一生坚守成就一个学科一个行业的事迹。2007年,他创建了全国唯一的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从1998年至今,丁德馨共培养了120余名研究生,其中有32人扎根核工业、铀矿山一线工作。

此外,南华大学设立核物理拔尖创新班,达到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均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自核物理专业开办以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3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学校核科学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系的2019届本科毕业生李玉雯和2020届本科毕业生刘奕路成功获得首届核领域的玛丽∙居里奖学金,是中国地区仅有的2名获得者。

核工系2019届毕业生李玉雯和核工系2020届毕业生刘奕路
毕业生主要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医疗健康与环保行业等各相关领域从事与核有关的研究、开发、制造、运行、应用、教学及管理等工作。2020届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2.11%,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就业率96.83%。

南华大学建校以来,无论是在核工业的发展期还是低谷期,学校秉承核工业光荣传统,着力为核工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保守统计,铀矿采冶企业三分之一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南华大学的毕业生。2020年12月,王西文、张克俭、贺守中3位南华人荣登“中国铀业功勋榜”。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华大学将接续奋斗,砥砺奋进,勇挑历史重担,坚持创新发展,以更昂扬的姿态投入到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中,助力学校改革发展加速跑,让南华之光愈加璀璨夺目。金秋九月,我们南华见!

"南华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南华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南华大学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南华大学官微、艾瑞深校友会网官微、南华大学2021招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