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太平洋工业区的美恒通智能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恒通”),原本为办公场所的第三层过道旁码着整整齐齐的纸箱子,一直延伸到走廊尽头,占据了走廊1/3的宽度。
“这都是已经生产但没有办法发往海外的货物。”美恒通董事长巴嘎那说。
在同一个院区里面,美恒通的隔壁就是贝乐智能,一家生产测温仪的企业。巴嘎那说,疫情期间,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这个邻居。
而距离美恒通5分钟车程,在广州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下称“美祺智能”)的工厂里,一排排印刷机正在打印着某品牌白酒酒瓶上的标签。董事长张宇忠说,疫情对企业的订单量有影响,总体上影响不大,但订单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类似于白酒厂商的订单就下滑了。”
目前,虽然国内疫情已至尾声,但猝不及防冒出的几个病例,以及海外疫情的进一步演化,无不时刻挑动人们的神经。在工厂里,从车间工人到办公人员,无一例外都带着口罩,同时疫情也在深入地改变着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以及它们今后的日子。
疫情之下的改变
美恒通是一家专门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公司,产品包括智能POS机、便携式打印机等,是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省科技创新专板”首批挂牌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左右,为典型的中小企业。
在疫情爆发之前,美恒通的营业收入中,出口占60%,国内占40%,出口的国家以欧美为主,其生产的一款打印产品进入了欧洲200家医院,用于打印病人的手环之类。
不过,随着疫情到来,这样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今年一开年,国内疫情爆发,当时我的预计是,国内市场可能不太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国内疫情很快平息,国外疫情却出现了,现如今,海外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需求中断,外贸订单近乎销声匿迹,只有一些小批量的货在出。”巴嘎那对第一财经说。
对于一家以外销为导向的制造类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突然崩塌令巴嘎那决定马上掉头国内市场,“我们加急研发了一款适用于A4纸的便携式打印机,并很快推向市场,在京东、天猫等网销渠道上架。”他说。
而令巴嘎那又一个想不到的是,这款A4便携式打印机竟成了爆款,上架后很快断货。“后来我们推断,可能是因为疫情催化了居家办公,由此带动了居家打印的需求,而这种便携打印机又便宜又小巧,采用热敏纸技术,不需要油墨,正好满足了需求。”
所在,在天猫商城中,一干中大型打印机中间,巴嘎那为这款产品打出的口号是:不大不小,刚刚好。
疫情改变的不仅是美恒通,美祺智能也不例外。
美祺智能是一家不干胶标签印刷和防伪不干胶标签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张宇忠对第一财经介绍,此次疫情对企业有影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两年,美祺智能每年的营收增长大约在10个百分点左右,今年一季度获得了5个点左右的增长。
“但就订单结构来说,就很不一样了,有些快消品的订单量在下降,比如,酒类就下降得比较明显。”张宇忠说。
张宇忠解释说,因为中国人对于酒的消费,不仅仅是自己喝,同时也是走亲访友、聚会的主要消费品,而疫情阻断了社交的环节,从而导致人们对于酒的消费减少,“而在整个酒类产品的供应链上,我们虽然只涉及标签打印,但也受到了影响。”他说,但同时,洗手液、消毒水等的标签打印订单却在激增,增长的部分弥补了流失的部分,总体来下,还是可以的。
标签印刷是整个大包装行业中的一个细分子行业,市场空间大约在500亿元左右,却容纳了近8000家企业,市场高度分散,即便是在整个大包装行业,行业百强的营业额也仅占到全行业的10%左右。
“不仅仅是疫情,未来,也是行业加速淘汰的过程,留下拥有技术含量的大企业,市场合理的企业数大约在2000家左右。”张宇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