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疆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相映成趣,现今碧波万顷的我国渤海,古代曾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渤海是我国一个内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不足百米,平均水深约18米。为什么说渤海曾经是个大平原呢?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地处渤海东部的庙岛群岛。庙岛曾是古平原上的丘陵,海拔约200米。山于当时气候寒冷,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带到渤海古陆平原上,风沙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又埋起了山丘,形成了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人们在黄土中发现了适宜寒冷气候的披毛犀、猛犸象和鹿等动植物化石。这些动植物化石,就是1万年前渤海裸露成陆,大平原上草地茫茫最为直接的证据。
20世纪70年代,渤海海底曾捞起一块奇异的骨头,经过鉴定,这块奇异的骨头居然是已经灭绝的旧石器时期的狩猎对象——披毛犀。披毛犀约长3.5~4米,平均体重4.5吨,但最大的个体重量可达7吨。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离眼睛之间的角大约200厘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地的草本植物。这种动物的牙齿在渤海海底被发现,使学术界对渤海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作为陆生动物的披毛犀不可能在水下生存,故而科学家推测渤海曾经出露于水面。生物学家认为,生活在北国的披毛犀到达渤海古陆并向南迁移的年代可能发生在晚更新世末期,距今1万年前。
也就是说,由于冰川范围的扩大,原先最大深度仅有80米的古渤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其下降值约为100~150米。使渤海地区一度完全裸露成陆,成为一片平坦的大平原。
距今11万~1.2万年前,正值末次冰期,期间出现多次冷暖交替的气候震荡,自1.2万年前开始,冰盖开始后退,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上升,全球变暖趋势显著,致使冰川消融,海平面逐渐上升,渤海平原地区最终被海水掩埋于历史长河之中。
科学家在滦河三角洲找到了这方面的证据。在河口近海的20米水深处,人们发现了含完整近江牡蛎贝壳砂层。近江牡蛎适宜生活于有淡水注入的河口环境,它的发现,证明古滦河在渤海古陆上的存在和活动情况。根据人们获得的资料分析,古滦河口一度曾在如今的南堡外海约20米等深线处的水域中。这反映渤海那时的古岸在如今的20米等深线处的附近。裸露的渤海古陆大平原的大部已被海水淹没。这个时期的海水向陆地推进的速度比较快。在距今9000年前后,渤海古岸线到达10~15米等深线处;距今8000年前后,海水到达5米等深线处。人侵的海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的树木、花草等被洗劫一空。随后,全球气候继续变暖,海水入侵的范围继续扩大,以至突破现今的海岸线。
这一时期海水入侵最大范围的标志是河北唐山乐亭县姜各庄的贝壳和莱州湾的牡蛎礁。姜各庄位于距现今滦河口约15公里处,地面标高约5米。在8.5米深的土层中、海相贝壳,有文蛤、青蛤、牡蛎等。正是这一发现,证明了姜各庄附近地区,在距今5500年前后应该是位于滨海地带。在天津宁河县东棘坨乡史家庄,在山东莱州湾小清河口一带,都发现了大面积的牡蛎礁分布,它们的形成年代距今约5500年。虽然如今这些地方都远离大海,然而,它们却是古渤海向陆地扩展留下的最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