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闺女去年4月份出生,现在一岁半,没做过具体统计,但是我的印象里,这一年半时间陪伴闺女的时间比儿子八年的时间都要多,过去在之前的公司上班,早九晚五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更是经常性地被工作占用,对于家人的陪伴,肯定是有极大缺失,比如儿子最初的那几年关键期,就不自觉地错过了,现在有时候太太说,闺女这个举动跟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我根本就体会不到,无比遗憾。
误导严重、素质堪忧
前面都是说的所谓行业优势,那么下面,我接着说两点行业的短板吧,我觉得这些才是大家在加入这个行业之前,最需要认真去思考的地方,
保险产品,其实涉及了大量的医学和法律知识,保险合同晦涩难懂,从业人员需要一定的学习力和专业基础,但是保险公司为了快速发展,对于人员的筛选过于粗犷,使得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尤其是很多传统的保险公司,现在还是年龄层次老龄化严重,部分销售人员业绩也许很好,但是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保险合同里条款的解读,核保核赔知识的了解,却非常匮乏。
大家可以没事的时候翻看自己朋友圈,就会发现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发一些保险产品的文案,其实很多都是存在着误导成分的,而且几乎每位见到老王的客户,跟老王叙述他们之前买险经历的时候,老王都会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各式各样的销售误导,这种情况在保险行业屡见不鲜。
深挖这种情况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这个行业竞争激烈,有些人,甚至是有些保险公司,为了快速达成保费指标,让客户快速成交,无所不用其极,不在乎产品性价比如何,也不去考虑客户实际需求,只是一味地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不惜依靠返佣金、送电器、送旅游等方式来签单,这种做法完全忽略了保险的实际作用,把保险产品当成了一个快消品来卖。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往往会非常糟糕,好一点的,客户不清楚自己买的保险到底有什么用,在缴费几年后,感觉没出险这些保费就白交了,更糟一些的,有些客户不幸出险了,却因为当时买的时候没有规范投保,未如实告知而被保险公司拒赔,这些情况的产生,统统都是在成交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的。
而交易环节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销售人员的直接过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行业口碑被一再抹黑,可见,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找一个专业靠谱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重要,同时,对于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的朋友来说,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习型人才的话,你在入行三个月之后,你的专业水平就肯定远远领先这个行业80%的从业者了,其实这个行业虽然对手很多,但是实力通常都很弱。
认同度低、离职率高
离职率高就是因为认同度低,因为有些朋友进保险公司上班,当初并不是抱着对保险功用的认可,而是冲着这个行业的其他优点:
比如看到朋友圈做保险的整天吃喝玩乐,出差旅游,感觉自己也可以的;又比如就是单纯为了有时间看小孩子而选择这个行业的;再比如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朋友拉过来听了保险公司激情洋溢的招聘会的;
这里,我可以很负责地的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加入这个行业仅仅是这些原因,而不是高度认同保险作用的话,你们很难在这个行业持续发展,因为,保险上手非常难,所谓越老越香。
因为保险需求是人们的隐形需求,很重要但是并不紧急,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什么时候买都可以,再过两年也可以(其实并不是,因为保险对客户有身体健康情况的要求,当然这是题外话了),这种认知导致了保险新人要想成交一件保单,难度是非常大的。除非这个人身边的资源非常好,之前的过往经历非常牛,有大量的优质客户等着向他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