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踏、李宁、特步市占率变迁
请注意:安踏2014年后的上升,主要靠旗下FILA等国外品牌带动
阿迪、耐克的统治力却更强了。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运动鞋服行业品牌前二十市场占有率中,国外品牌由38.6%升至49.8%,本土品牌由35.6%降至32.3%。
对于自主运动鞋品牌的失败,我们固然可以从企业自身层面找到不少原因,比如明星天价代言、线下开店过快等等。
但是别忘了,这个十年是中国老百姓消费能力高速发展的十年,放眼任何一个行业,国产替代都进行得轰轰烈烈。
国内运动鞋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同样是在稳步增长。根据Euromonitor统计,中国运动鞋服市场零售规模从2007年的790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3166亿元,年均增速12.3%。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产品牌,同时止步不前?
你肯定不能说,每一个中国老板都集体昏了头。
理论上,运动鞋就像大多数消费品行业一样,结构分化明显,国外大牌率先垄断高端市场,但自主品牌也无需一上来就正面竞争,三四线以下市场的巨大蛋糕足够大家瓜分。
但莆田鞋打乱了这个格局。
它们率先采用了“降维打击”的方法,把仿真的阿迪、耐克高端款新鞋,第一时间以比国产鞋还低的价格“空降”到二三四五线城市,让国产鞋替代这个进程无限期被拖后。
而且,在莆田鞋的宣传下,大部分小镇青年可能根本没听说过“侃爷”,却能第一时间知道,“椰子鞋”时尚时尚最时尚。“阿冒”们给阿迪、耐克做的免费广告,少说价值几十亿美金。
国产品牌不得不在羽翼尚未丰满之时,就跟真假美猴王同时开战。
无论是请明星代言,还是进大商场开店, 每一个难言是昏招还是无奈之举。
不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敢做自主品牌要顶着多大压力?
“10个人里有9个人说我神经病,”莆田自主品牌ONEMIX的创始人郭景如此感叹。
甚至,国产品牌在海外的生存环境都比国内更好。
另一个莆田品牌索罗芬,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代表。通过主打高科技元素,索罗芬在美国市场的平均客单价做到了50-60美元,在国内却还没有什么名气。
中国人不缺技术,缺的只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空间。“阿冒”们每赚一分钱,都在扼杀中国制造的崛起。
03
转战亚马逊的“黑帽”
伴随着假鞋的蓬勃,造假文化还在向整个产业的上下游蔓延。电商,也正在变成重灾区。
莆田“阿冒”们当然懂得电商的威力。他们喜欢引用马云的一句话:“有人就是想要在淘宝上买58元的劳力士,我能怎么办?”
淘宝越做越大之后,马云不敢再卖58元的劳力士了。但“莆田系电商”,早就成了江湖上响当当的名字。他们卖的东西,也不再限于鞋子,基本中国能造的小商品,他们都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