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改道然后流经大清河进入渤海,铜瓦厢是在开封城以下改道的,开封城附近河段没有发生平面变迁。由于开封城附近河道下切,形成了高滩深槽,洪水水位越不过高滩,因此开封城附近再也没有发生过决溢。
但世事难料,在1938年,日本占领了徐州,并打算沿陇海路西行,继续攻占郑州和武汉等地。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继续前进,只能选择下下之策,下令炸了郑州东北花园口的黄河大堤,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花园口决堤”事件。
此举虽然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但却给河南、皖北、苏北等地的80万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百姓流离失所,缺水断粮,开封自然也被牵连其中。
开封被黄河淹没的地区,河道被淤泥堵塞,土地变为盐碱地,井泉苦涩,极大的阻碍了战后的恢复和发展。这也是开封在建国后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郑州取代开封成为省会城市的原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占领了华北、华南等大片区域,其中就包括郑州。
郑州位于河南省偏北的地区,距离黄河水域和淮河水域都比较远,不适宜发展海运运输。
而在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曾向清政府提出了修建铁路干线的建议,并起名为京汉铁路。这条清政府非常重视的铁路干线本想从开封穿过,奈何考虑到开封时常会受到黄河水患的威胁,可能会出现决溢淹没铁路的风险,所以放弃了铁路穿越开封的打算。而改为从离黄河距离较远的郑州穿过。
1906年,东西方向的陇海铁路也投入到了修建当中,并和京汉铁路相交于郑州。
两条至关重要,贯穿东南西北的铁路干线都要汇集于郑州,大大提高郑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且郑州有煤、铝土、耐火粘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着重工业发展的先天优势。
郑州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保持在25度左右,比较适宜人们居住。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对恢复河南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视。1952年,毛主席甚至亲临开封,视察黄河。在到达开封后,看着这片黄泛区,感受着吹在脸上有点疼的沙风,内心感慨不已。
除了这个以外,开封原本有利的水路也被破坏,农业生产也因为盐碱地的问题而被迫暂停。并且由于黄河威胁,就连铁路优势都被郑州抢走,开封彻底从省会备选城市中剔除。
因此在毛主席视察完以后,果断同意了河南省提交的把省会城市由开封改为郑州的提议。1953年后,郑州便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不管是否愿意,都阻挡不了时代的变迁,也阻挡不了推陈出新的脚步。开封已经无法再满足成为领头人的条件,而郑州也在战乱中获得了成为省会城市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