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一统天下后定都洛阳,号称历史上最完美皇帝的刘秀志得意满,很是高兴。于是命令宫中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庆祝。后来逐渐演变为过年时的习俗。在隋唐时期就流传到了民间。
在这几千年的灯笼制作历史中,以藁城屯头村为主的宫廷御用灯笼就流传下来了。如今的藁城更是宫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居全国第一。
中南海的灯笼、每年春晚用的灯笼、08年奥运会的灯笼都是藁城生产的。藁城灯笼不仅全国宫灯销量第一,远销国外。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质地上,藁城宫灯都独占鳌头。

藁城宫面,原叫藕面,就是空心面的意思。因为历朝历代多作为贡品专供皇宫,所以称为宫面。
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意大利的空心粉就是模仿藁城的藕面而来。藁城宫面也算和意大利空心粉源远流长。
藁城宫面制作工艺复杂,对材料、天气有诸多限制,一年能够生产的天数才一百多天。产量受限制,所以一般人都吃不上。
藁城宫面是空心的,可以用来当吸管喝汤。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藁城南不过几十里就是赵县。赵县最有名就是赵州桥和柏林禅寺了。今天的故事跟赵州桥有关。
当年鲁班修建好了赵州桥,张果老邀天财星君柴王爷与鲁班打赌,赌赵州桥禁不住张果老的毛驴和柴王爷的推柴车。
结果张果老驴驮日月星辰,柴王爷车推三山五岳,从南向北走过赵州桥,却只留下驴蹄印和车辙印,而桥却分毫无损。(河北著名民歌--“小放牛”皆因此而)

两位神仙有点自负,容不得凡人比他们还牛。心中不快,不知不觉向北走了五十里,来到了滹沱河岸边,放眼望去远近皆是荷花荷叶,美不胜收。
二人觉得饥肠辘辘,见荷花深处有一酒馆,便走了进去。酒馆是两位八旬开外的老夫妻所开,银发飘飘,仙风道骨。柴王爷问有啥饭菜,老太太说:“有空心的菜,空心的窝头,还有空心的葫芦装的酒。”
张果老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空心的石桥让俺们丢尽了面子,吃个饭又碰上空心菜,空心酒…,便道:“我们只要两碗空心面吃,别的不要。”
老太一听犯了难,看了看掌勺的老汉,老汉说:“两位稍等,一会便好。”说完便拿菜刀出店而去。一会那老汉拿回几根带梗的并蒂莲,切去莲花把莲梗扔进锅里,转眼便端上两碗汤面,柴王爷吃面喝汤,狼吞虎咽,片刻即完,连赞好吃。而张果老为了验证是空心面,就把面条含在嘴里,用面条来吸食面汤,果然碗里只剩下了面,而没了汤,才相信是空心面。

张果老大吃一惊,屈指一算,原来此人乃财神爷-空心人比干转世。只见那老汉笑笑,说:“老汉名叫荷芑荪,今日有缘,请二位喝几杯吧”说完便拿来酒葫芦、酒杯和一盘藕片,边倒酒边说:“葫芦掏的空了才叫酒葫芦,酒杯烧得空了才能盛酒,面条钻的空了才能吸汤,赵州的大石桥建的空了,方能负重。物虚方得其用。人啊,虚心才能长进,才能容人。”
张果老听完,哈哈一笑,把酒一饮而尽,随手把驴鞭一扔,骑驴而去。从此后张果老便没了驴鞭子,当地就多了一句谚语:“张果老骑驴---爱上哪儿上哪。”
再说那财神爷转世的荷芑荪,此后便让当地百姓,用当地小麦,当地的水,跟他学起做这种空心面,因其有着:条细空心、筋道耐煮、汤清面秀、味皆入面、健身养颜等特点,而名扬四方。而用其它地方的小麦和水,却做不成这种空心面来,于是有了一个说法:藁城的面条好做,眼难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