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那也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最黄金的十年。
10年后,当帝国多面受敌,它条件反射式地筑起更高的城墙,在自己的地盘内构建安全感。封闭,成了它的新选项。
新的危机,随之而来。反垄断的阴云,让腾讯坚挺多年的股价持续回落。
2020年12月14日,由于此前收购新丽传媒时未进行依法申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对腾讯旗下阅文集团的处罚结果:罚款50万元。
这成为反垄断的第一支序曲。监管的铁锤在2021年相继落下,在阿里被开出了180亿巨大罚单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先是叫停了腾讯主导的虎牙和斗鱼合并,随后又对腾讯控股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进行处罚,并要求其在30日内解除独家版权协议。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资本推动之下,老大吞并老二,或者重金砸入买下所有资源,成为流行的玩法。这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信奉用亏损换增长的商业逻辑,在面向市场讲述新故事的时候,商业利润,这个千百年来在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指标,突然变得毫无地位,流量,成为了所有生意的尽头。最终,掌握了流量的最大赢家,也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一家独大,意味着其他玩家的机会被压缩和剥夺。当所有人都失去了创新和挑战的信心,市场活力,也会随之殆尽。
但人总是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公司亦是如此。
保护版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原创者权益,鼓励原创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但如果上游大量原生版权被少数几大机构把持,并且以版权的名义去控制下游产业,这就相当于另一种意义上的封闭垄断。
今年4月,《人民日报》评论部曾发表一篇名为《X分钟观影追剧遭抵制,视频博主要洗洗睡了?》的文章,其中提到:
“事实上,涉事各方曾经有段蜜月期。过去,对于影视公司作品、平台自制剧来讲,影视短视频剪辑创作是一个优质的营销场景、宣发载体。
为何各方难以再续前缘?一言蔽之,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短视频用户已达8.73亿,而且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长视频,曾经高性价比的营销渠道,变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商业竞争,从来不应是“丛林法则”,而应该有共生共赢的气度。当原有版权保护方式和效率无法有效应对新挑战时,各方相向而行、创新突破,才能解好版权保护的‘多元方程’。”
道理并不复杂,但对于游戏的参与者来说,这场战争内耗永远不会结束,争夺地盘和利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就像腾讯对于抖音的持续绞杀,其目的也远远不止1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