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描述北宋的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并且展示了宋代各行各业众生相,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运炭驴队
郊外,有两人手中似扬着鞭子,一前一后地驱赶着五匹毛驴。驴子身上驮着装满木炭的竹篓,正要拐弯过桥,进城送货。
▌农民
打麦场上放着用来给稻谷脱粒的石碾子,如今未到秋收时节,自然也就闲置着了。下方似有圈养家禽与家畜的棚舍。远处大片沃野良田,有位农民正在用辘轳井,提水倒入蓄水池备用。等要灌溉田地的时候,再打开木板小闸门,就能将水导入沟渠田畦,浸润禾苗。而不远处的那位农民则正挑了水,返回自家田地。
▌茶寮
临河不远的茶寮里坐着几位歇脚的客人,内室的炉灶上正咕嘟咕嘟地烧着水。右边一桌似是刚进城的旅人,一人背后挂着包袱,一人脚边放着行李,旁边的柱子上还栓着头黑驴。
▌船工 纤夫 背夫
汴河之上,船只云集。有的船,刚刚才到码头,正拿了绳索套住桅杆,船上船工大声指挥方向,岸上一伙纤夫喊着号子拉船靠岸。有的船,早已靠岸正在卸货,背夫们气喘吁吁地弯着腰背着一袋袋货物,运到岸边监工处码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