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铺
这位盐贩正在用秤分批称量盐的重量。当时只要向官府交钱,就能获得“盐引”批条,可以在指定的地方采购和售卖食盐,不过还是禁止在繁华地段售卖食盐。
▌肉铺
老板在剁肉,小童在磨刀。屋檐下还挂着的招牌。
▌说书人
肉铺门前的大胡子说书人不知是在讲野史,讲公案,还是在讲什么志怪故事。路过的大人小孩都围住他认真地听他说书。
▌绸缎铺
招牌上写着“王家罗锦疋帛铺”七个大字,“疋”通“匹”,应是绸缎的量词。长长的柜台前摆着一排长凳,坐着几位顾客,似乎正在挑选购置绸缎。
▌香料铺
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拣香”,这应该是家售卖香料的店铺。香料品种繁多,用途广泛,既可熏衣、美容、防腐,还能合药、食用。当时宋人流行用香,其中最推崇沉香,称其为众香之首。
▌医馆
店铺上方悬着“赵太丞家”四个大字,“太丞”即“太医丞”,这家医馆大概是退休的御医所开。馆内有位妇人正抱着小儿坐在长凳上,对面似是个医者正在为小孩看病。
▌外卖小哥
脚店门口站着个头戴黑巾,衣裳下摆卷起系在腰间的堂倌,一手拿着两碗吃食,一手拿着筷子,好像正要去送餐。宋代的外卖业已经很发达了,不仅有酒楼堂倌为客人送餐上门,还有些专职跑腿的“闲汉”会为富家子弟买送物件,或是替买酒菜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