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
淮、长江、
钱塘江
过去和现在沟通南
北交通;将来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输水管道
二、黄河的治理与长江的开发
【长江、黄河的概况】
源地 | 入海 | 源头 | 形状 | 流程 | |
长江 | 唐古拉山 | 东海 | 沱沱河 | “VW”形 | 6300千米 |
黄河 | 巴颜喀拉山 | 渤海 | 约古宗列曲 | “几”字形 | 5400千米 |
流量 | 流域面积 | 主要支流 | |||
长江 | 1万亿立方米 | 180万平方千米 | 雅、岷、嘉、汉;乌、沅、湘、赣 | ||
黄河 | 600亿立方米 | 75万平方千米 | 湟、洮、渭、汾 | ||
各游分界 | 流经的省区 | 流经的地形区 | |||
长江 | 宜昌(鄂)、湖口(赣) | 青、藏、川、滇、渝; 鄂、湘、赣、皖、苏、沪 |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
黄河 | 河口(内蒙古)、孟津(豫) |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开发与利用 | 危害与治理 | |
长 江 | 塑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灌溉;水能开发;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的开发;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 电站:二滩、龚嘴、葛洲坝等 | 危害:洪涝灾害;荆江“地上河”;川江滩多流急; 治理:在中、上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治理荆江、川江河道,建设三峡大坝; |
黄 河 | 塑造了华北平原和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灌溉;水能的梯级开发; 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 危害: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 治理:上、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修水库;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引黄淤灌,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
【长江水能】
长江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集中分布在源头到宜宾的上游河段。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二滩、葛洲坝、三峡等水电站。但是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长江水能利用率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
【长江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