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被认为是“散装”的,因为苏南、苏北各方面差别太大,其实陕西也是这样。陕西南北长、东西窄,从北往南可以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之间无论是地理气候,还是人文风俗,差异都非常大。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我国西北部,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隔米仓山、大巴山与四川省相接,西与甘肃、宁夏相邻。陕西总面积约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9528999人。

陕西被北山和秦岭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南部的秦巴山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陕北、关中、陕南。这三部分之间的差异是挺大的,比如陕北是黄土高原,粗犷豪放;陕南山高林密水急,还有大熊猫出没,一幅江南的婉约,虽然同属一省,却给人完全不同的画风。

陕北
陕北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两个地级市榆林和延安组成,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陕北北接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宁夏相邻,南与关中的铜川相连,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地势较高,气候比较干旱。

陕北自古是中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融合与交流的主要区域之一,秦朝时在此区域设上郡,治所在肤施(今榆林市区南)。北宋时,延安是防御西夏的一线军事重镇,时人言:失延安则失关中,失关中则失天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明朝时,与北元(包括蒙古各部)对峙线就在榆林一带,榆林镇(或延绥镇)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不断地碰撞融合,陕北形成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化。

关中
关中,主要指关中平原或渭河平原,是渭河、泾河、洛河等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及谷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达三百多公里,面积约4.94万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主要包括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宝鸡市、渭南市等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发达,物产富足,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关中位于四关(潼关、武关、散关、萧关)之中,北有渭北北山及黄土高原,南隔秦岭,西有陇山,东有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西安(长安)自古为定都的理想之地。刘邦的谋士娄敬劝其定都关中就说过:“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险固,万一有急,虽敌有百万之众犹足拒之。” 秦朝国都在关中的咸阳,之后的西汉定都长安,几百年后,北周、隋朝、唐朝相继定都于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