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永龙,生于1945年。著名骨科专家。1969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任医师,教授,温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终身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担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浙江省脊柱外科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会、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残协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常务编委,脊柱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浙江创伤杂志副主编,温州医学院学报编委。
孟庆江,生于1937年。当代著名画家,尤擅连环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绘画大师蒋兆和(四川省泸州籍)先生和叶浅予(杭州市桐庐籍)先生。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专职画家、编辑部主任、《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出版社副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连环画代表作品《刘胡兰》、《长恨歌》、《蔡文姬》等。

孟庆江先生连环画作《刘胡兰》
林奕仙(1879年—1969年)近代象棋大师。名艮(音亘)贵,以字行。幼年从父学弈。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时年十二岁的林奕仙,与当地高手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十五岁出游浙江、闽南各地,所向披靡,誉满东南。1915年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又与“扬州三杰”以及华东诸名将交锋,皆胜多负少。
江宫秋,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姜绮雯。童年曾入私塾,家贫辍学,入戏班学艺。初学小生行当,后攻花旦,兼攻青衣、刀马。三年学成四五十个折子戏,正式登台演出,为温州第一代京剧旦角演员。嗓音清凉甜润,眼法运用有独到之处, 一时驰誉东瓯,观众为之倾倒。
叶墨卿(1855年—1940年)近代著名篆刻家、一代宗师。名鸿翰,字墨卿,以字行。毕生治金石篆刻,有《指荫山房印存》行世。所治印章,直追秦汉,章法森严,劲秀俊逸,浙南知名篆刻家谢磊明、方介堪早岁均以从其学。书法善篆字,兼工楷书。
朱维民,1932年生于温州,祖籍上海。著名美术家。擅长油画和西方美术史。1948年在杭州西湖艺术研究所学习。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长期在新疆工作,曾任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油画《新疆维吾尔族百岁老人》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黄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有《贫农的女儿》等。出版有《朱维民油画素描集》等。
杨青(1863年—1935年)晚清学者。字淡风(峰),号杨园主人、菊佣氏等。出身仕宦之家,自二十岁始,即在家办慈毓学堂,讲学五十年而无从他业,其联甚多且佳。
徐嘉余,生于1995年。优秀游泳运动员。参加2016年第31届里约奥运会,在游泳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获银牌,并在男子200米仰泳比赛中获第四名。
郑曼青(1902年—1975年)著名书画家、“杨氏太极拳”传承人。名岳,自号曼髯。幼年聪颖,诗书画皆优异。十岁从师画家汪香禅,画艺大进。1917年,到杭州结识沈寐叟(即沈曾植。嘉兴籍,生于北京)、马一浮(绍兴籍,生于成都)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又任上海美专国画科主任。1931年,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1932年,辞去一切教职,专从阳湖国学大师钱名山攻经学,三年足不出庐。因早年学习少林拳,后改习太极拳,为杨澄甫宗师弟子,颇多创获。1934年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1939年又任湖南省政府咨议兼省国术馆馆长。次年转往重庆,任教于中央训练团。又因少时多病,随母捶药,萌有医药济世之志。青年时从安徽名中医宋幼庵学医。精于病理,尤于妇科、骨科别有心得,曾任全国中医公会理事长。1946年任制宪“国代”,次年当选中医公会国大代表。去台后,与于右任、陈含光(江苏省扬州籍)等结诗社,与马寿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籍)、陶芸楼(绍兴籍)、陈方、张谷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籍)、刘延涛(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籍)、高逸鸿(杭州市临安籍)等成立“七友书画会”,并参与发起建立“画学会”,当选为理事兼国画委员会主委。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其间在巴黎国家画廊与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为西方画家所赞赏,被誉为东方水墨画之大师。创立“时中拳社”,传授拳术。1965年赴美国,客居纽约,创办太极拳学社,广授生徒,直接间接从学研习者不下数万人。由于擅诗、书、画、拳、医五长,故被赞为“一代奇才”,亦素有“五绝老人”、“永嘉五绝”美称。曾是蒋宋美龄女士中年后国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