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地质结构复杂,易守难攻,位于山西省的最北部,属于整个华北的咽喉屏障之一。早在明清两朝,围绕大同的重要性,就专门设立了大同镇,属于军事重镇,驻扎了大量的边军精锐。按照道理来说,大同属于华北重镇,21军不应该调动。不过,进入6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西北、西南各个军区的力量需要加强。

在50年代,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等几个军区,目标任务相对轻一些,驻扎的部队并不是太多。但进入60年代以后,尤其是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之后,西南、西北各个军区的部队需要加强。西藏军区、新疆军区都有南亚方向的目标任务,鉴于两个军区的力量有限。成都军区、兰州军区负责装备、兵员、后勤补给等各个方面的增援。
进入60年代后期,随着实际任务的变化,我国各个军区的辖区也进行了完善和调整,西藏军区和内蒙古军区被先后撤销、降级(副军区级)。其中,西藏军区并入了成都军区,内蒙古军区则并入了北京军区。在此以后,我国的军区数量下降为11个。也正是在6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方的压力明显增加。北方目标陆陆续续部署了50多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号称“屯兵百万。”

具体来说,突击能力和整体实力都很强,我国从东北到西北,北方各个军区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北方各个军区的力量都需要加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昆明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等南方几个军区的部分精锐部队,奉调北上。例如昆明军区的54军、南京军区的第27军等部队,陆续北上,编入了北京军区、武汉军区。
为了加强西北地区的防御力量,1967年,原本隶属于北京军区、驻扎在山西大同的21军,调往了陕西省宝鸡市,隶属于兰州军区管理。21军原来的防区,由其他部队接管。那么,21军为何调往了宝鸡市呢?我们需要看一下宝鸡市的位置。宝鸡市位于陕西省的西部,宝鸡市地质结构复杂,属于整个关中大地的西部屏障。

首先,宝鸡市的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秦岭群峰与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堪称互为犄角。21军驻扎在宝鸡市,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宝鸡市属于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等几条铁路交汇点,是通往西北、西南各地的铁路交通的主要咽喉通道。
21军驻扎在宝鸡市,如果任务需要,能够迅速集结,依靠铁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快速远程驰援。无论是前往陇右方向,还是前往青藏方向,都非常便利。尤其是进入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前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驻扎在宝鸡的21军,确实有调往陕北或者甘肃中部的可能性。

1985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鉴于当时的实际需要。我国做出了裁军100万人的决定,同时,对原来11个军区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其中,乌鲁木齐军区并入了兰州军区(1979年,新疆军区更名为乌鲁木齐军区)。与此同时,当时35个军中,有11个军被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