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曾作两浙东路路治,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驻跸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这是绍兴之名的由来,府治设山阴。两宋时绍兴的代表人物是爱国诗人陆游,他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投身军旅,往来抗金前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兼有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设绍兴路,明清两代设绍兴府。诸暨枫桥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王冕,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同情人民苦难,轻视功名利禄。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他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青藤画派”之鼻祖,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时一代才人”。
民国3年设会稽道,治宁波。民国24年置绍兴行政督察区(后改第二、三行政督察区),公署驻绍兴县。解放后设绍兴专区(后为地区),1983年设绍兴市,置越城区和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等五县,后诸暨、上虞、嵊县先后撤县改市,2013年撤绍兴县、上虞市设柯桥区、上虞区。在近代史上,绍兴是人才辈出,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民主革命家、光复会创立者之一陶成章,文学大家、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当代人口学家马寅初,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历史学家范文澜等均出自绍兴。
@ 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