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
锦县(州)之名始于辽代,起源小凌河。春秋时期锦州是山戎活动地区。战国属燕辽西郡。秦汉至明略。清属锦州府。民国隶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隶辽宁省。伪满期间属锦州省。1945年“九·三”胜利后,置辽西专署和锦州市。1946年至1948年国民党占领,属辽宁省。1949年—1953年,为辽西省直辖市,并为辽西省省会城市。1954年为辽宁省设区的省辖地级市。1958年辖3区7县。至2020年,锦州市共辖3区2县,代管2县级市。 古塔区:清设锦县,1958年设古塔区,1968年更名红卫区,1972年复设古塔区。
凌河区:1959年由锦铁、锦华两区合并设立凌河区。
太和区:原属锦县(今凌海市)三区,1952年划入锦州市,1962年建郊区。1982年,锦州市郊区更名为太和区。
黑山县:黑山是明代名镇远堡,清初又叫小河山,小黑山。金1189年置望平县。明属广宁卫。满清入关后,本境分属广宁县及新民县地。1902年始在广宁、新民分治,并置镇安分县,属新民厅。1914年,镇安县更名黑山县,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2年属奉天省。1935年属锦州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1958年隶属锦州市。
义县:西汉设交黎县,东汉改昌黎县,隋唐为燕郡。辽建宜州。金时改为义州。1913年改义州为义县。1949年—1953年为辽西省直辖,1954年为辽宁省直辖,1955年—1957年隶属锦州专区。1958年改属锦州市。
凌海市:1662年设锦县,1913年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分置锦县和锦州市,县、市同隶伪锦州省。1949至1953年属辽西省,1954年至1957年属锦州专区。1958年属锦州市。1993年,锦县改设县级凌海市,由锦州市代管。
北镇市:北镇因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两汉为无虑县,金代改为广宁。1907年置广宁县,1913年更名北镇县。1949年—1957年,隶属与凌海市相同。1989年,北镇县改设北镇满族自治县,1995年,北镇满族自治县改设县级北宁市,由锦州市代管。2006年北宁市更名为北镇市。
盘锦市
战国时属燕地。秦属辽东郡。西汉属辽东郡的无虑县,东汉属辽东属国。魏晋属昌黎郡。东晋十六国时的前燕、前秦、后燕均属平州辽东郡。从北燕时起,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为高句丽和契丹所割据。隋属燕郡。唐属营州。辽属东京辽阳府。金属东京路广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广宁府路。明属广宁卫。清初属广宁县。清1862年在这里设总管。1906年设盘蛇驿抚民通判,次年置盘山厅,并将厅治迁至双台子。1913年改盘山厅为盘山县,属奉天省。伪满时期属锦州省盘山县。1948年成立盘山县人民政府,属辽西省。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属辽宁省辽阳专署。1959年分出盘山南部为盘锦农垦局。1964年盘锦农垦局同盘山县合并为盘锦垦区。1970年盘锦垦区改盘锦地区,直属辽宁省。1975年撤销盘锦地区,盘山县为营口市辖县。
1984年,国务院批准:析出营口市所辖的盘山县,改设地级盘锦市。至2020年,盘锦市共辖3区1县。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1913年始设盘山县。1984年以前隶属营口市。1984年,改设地级盘锦市盘山区(1986年更名为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和郊区(1986年,郊区恢复为新的盘山县)。
大洼区:原为盘山县辖地。1970年为盘县大洼区。1975年,大洼区改设大洼县,隶属营口市。1984年隶属地级盘锦市。2016年,大洼县改设盘锦市大洼区。
葫芦岛市
战国属燕。三国魏属幽州昌黎郡。隋属柳城郡。唐属营州。辽置安昌县。元并入锦州,清属锦州府锦县。1906年,析锦县西境设冮家屯抚民通判,治所冮家屯(今连山区钢屯镇),1913年更名锦西县,属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期属锦州省,1932年治所迁至连山。1945年光复后,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1982年,锦西县改设县级锦西市。
1989年,锦西市升格为地级锦西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94年,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至2020年,葫芦岛市共辖3区2县,代管1县级市。
连山区:原为锦西县,1985年,改设县级锦西市。1989年,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原辖区组建连山区。
龙港区:1958年设锦西县马仗房镇,1961年马仗房镇划属锦州市,并设立锦州市锦西区。1969年回归锦西县复设马仗房镇,1983年设葫芦岛区。1989年为地级锦西市葫芦岛区,1994年,葫芦岛区更名葫芦岛市龙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