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一星的保障,可以直接忽略。
2、二看 —— 产品
知道保障怎么选了,我们就得把矛头对向产品。
重疾险的种类有很多,一着不慎,花十几万冤枉钱在所难免。
而我们常见的主要有 3 种,如果我说出它们的 slogan ,想必你也早有耳闻。
消费型重疾险:没出险,钱就打水漂了。
储蓄型重疾险:保额一定能赔到,相当于强制储蓄一笔钱。
返还型重疾险:有病赔钱,没病返本。
这么一听,是不是觉得返还型重疾险更得我心。
别急,有对比才有伤害。
我分别找了一款代表产品来做比较,足以让它们原形毕露。

直接甩结论:
90%以上的家庭更适合消费型重疾险。
原因:赔的更多,价格更便宜。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没出险,钱就打水漂了” 太过谬论。
我们普通人,老老实实买一份纯保障的重疾险,性价比最高。不推荐储蓄型重疾险的原因:不划算。
储蓄型比消费型其实就多了一项身故责任,从而保费贵了小两千块钱。
值吗?一点都不值。
如果想要身故责任,一份10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一年 1000 块钱就能搞定。
如果觉得没出险,保费就白花了,我们可以利用 “买定投余原则” ,将每年多交的小两千块钱拿去理财,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另外再补一句:疾病和身故只赔其一,相当于花两份钱买了一份保障。不推荐返还型重疾险的原因就更简单了:滔天巨坑。
本来花 6000 就能搞定的重疾险,为了 “返还” ,又多交了 6000 。
几十年后返回来还好说,损失的只是通货膨胀的钱。
但就怕在这几十年内发生重疾或身故,合同结束,返还就无意义。
有病赔钱,没病返本;以为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到头来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了这么多,总结为一句话就是:
重疾险最高性价比的买法,莫过于一份消费型重疾险 一份定期寿险。
3、三看 —— 收入
明确了要买什么样的产品后,我们就得看兜里有多少钱了。
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生活中未知的一些风险,而不是买来添堵,更不是造成经济压力。
所以,一定是在预算范围内买到合适的重疾险。另外,如果预算有限,重疾险的灵魂三问在这也都能找到答案:
重疾险保到 70 岁还是终身?
重疾险要不要附加身故责任?
重疾险要不要附加癌症多次赔?

可以看到,每加一项保障,保费都在真金白银的往出花。
所以,如果预算有限,重疾险保到70岁即可,其余附加责任一概不要。
温饱都成问题,还去觊觎什么鲍鱼龙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