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方面并不完善。首先,元朝行省的区划不合理,地方管理难度很大。第二,各地机构的设计非常简单,而且相互重叠。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完成了迁都以后,明朝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其中,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下来的,例如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相比,已经非常接近了。当时,江西省划分了13个府,分别是:南昌府、瑞州府、九江府、南康府、饶州府、建昌府、广信府、抚州府、赣州府、南安府、临江府、袁州府、吉安府。
其中,九江府虽然已经出现,但区划结构并没有形成。九江府下辖了德化县、德安县、瑞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5个县。星子县、都昌县、建昌县隶属于南康府,宁县和武宁县,隶属于南昌府管理。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根据自己的世纪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在江西省,区划调整的规模非常小。

尤其是九江府的区划,几乎没有变化。在清朝统治的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九江府扼守了江西、安徽、江苏几个省的门户,属于清军和太平军反复争夺的城市,双方精锐尽出。曾国藩和老对手石达开,先后抵达前线,指挥部队作战。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各地军阀反复争霸,对各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各地群众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经济建设的工作。与此同时,各种工程在江西省开工建设,例如铁路建设等等。在江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上饶专区、抚州专区、九江专区等等。

其中,1949年,九江专区设立以后,下辖了11个县市。分别是:九江县级市、九江县、彭泽县、瑞昌县、湖口县、武宁县、德安县、星子县、修水县、都昌县、永修县。在50年代初期,修水县、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曾经短暂划出了几个月。但随后,又划入了九江专区。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都更名为地区以后,九江专区更名为九江地区,管辖范围不变。
1978年,鉴于庐山的旅游价值,九江市设立了庐山县级镇,相当于12个县市。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很多省份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与此同时,一些县级市也在变化。1980年,九江地区下辖的九江县级市,被提升为地级市。并且设立了浔阳区、郊区。

同一年,庐山县级镇被撤销,设立了庐山区,划入了九江市管理。至于九江地区,仍然继续存在,下辖10个县。1983年7月,九江地区被撤销,与九江市合并,下辖的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县、永修县、德安县、九江县、星子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等10个县,划入了九江市管理。与此同时,原来的庐山区被撤销,设立了专门的庐山风景名胜区(不属于行政区划)。
至于九江市的郊区,则更名为新的庐山区。请注意,这两个庐山区不是一回事。此时,九江市下辖了2个区、10个县,总计12个区县。80年代末期,瑞昌县被撤销,设立了瑞昌县级市,九江市下辖了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随着九江市的持续发展,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2010年,九江市设立了共青城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