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之三,为了防患于未然,管理方式直接上升到统一禁用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任何科学决策都需要足够的数据和案例支撑。比如,西安交通运输局有没有调研过,当地的地铁系统有没有出现过充电宝爆炸事故;如果出现过,那么爆炸的原因是充电宝质量问题、容量超标,还是使用方式不当。如果只是禁止使用容量超标的充电宝,争议可能就少很多。从理论上,管理的针对性越强,就会越有效,误伤会越少。
受访专家表示,规定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因果关系漏洞。移动充电引起的冒烟或自燃,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不过关。事实上,充电宝在地铁充电有可能冒烟或自燃,在商场、饭店、游乐场、博物馆等地方,同样也可能,这并不以地点为转移。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应该是从充电设备和手机质量上做起,尽可能地提高安全保障,从源头杜绝隐患。
实际上,地铁上是否应该禁用充电宝,背后反映出的是公共服务如何在公共安全和公众权益之间寻找到平衡。
“公共决策应在科学化、精细化上多下功夫。”王丛虎表示,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有助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最终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