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即精听。
先说一个国人学英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看得懂,却听不懂。
为什么你会看得懂,却听不懂?

原因很简单,就是你虽然学了五年、十年的英语,也听了五年、十年的英语,但是,你其实从来就没有精听过。因为没有精听过,所以,你从来就没有真正听懂过。
这里所谓的精听,不是指你常见的那种听力练习方式——一遍听不清楚,就放慢语速,再听再第二遍,直到听清每个单词为止。

这对正常的交流其实是起不到练习作用的。因为同样一句话,你放慢语速听懂了之后,与老外正常交流时,他用正常语速讲出这句话,对于你其实还是陌生的,你一样还是会懵圈。

这里所谓的精是基于正常语速,精听这句话的语调,节奏,语速,以及一句话中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连读等。要听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这句话的语法句式,每一个单词的音节、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连读音节,你都了然于心。以至于,他用超正常速度讲出这句话时,你还可以毫不含糊地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用了什么句式,什么地方读的是什么单词,什么地方是单词连读的。这才算是精听到位了。
但是很多人学英语,练听力都不是这么练的。他们所谓的听懂,都只是明白个大概意思。就是听清楚了其中几个关键单词,然后连蒙带猜地大概明白意思。这不叫听明白,只能叫猜对的。整句英语在他脑子里实际上,还是一团浆糊,模糊不清的。这种模糊的输入,又怎么可能得到一个精确、正确的输出结果呢?

遗憾的是,我们在学校学了十年的英语,练习听力都是用这种模糊听力练习的方式来听的。所以,我前面说虽然你学了N年英语,却从未听懂过。
要纠正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只需要你足够耐心即可。即,一段经典的听力材料,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哗哗哗,几分钟就听完了事。
而是做好用一周,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反复精听每一句的心理准备。听的过程,刻意留意它的语音语调,语法句式,音节连读等。直到你可以原版原样地通过自己的口讲出来为止。
这样的精听练习做多了,你才具备听懂正常语速的基础能力。
听力,最开始也是我的弱项。但后来我转变思路,就是用这种方式做了大量的精听练习,才迅速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泡
泡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浸泡式学习。即,尽可能让自己处于一个英语的环境。
很多人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讲英语的国家中去。
这方法太笨拙,花费的成本也太高。对于很多常年只能生活在国内的人来说,也并不现实。
其实,有比这个方法更轻巧,成本也低得多的方式。就是借助当今互联网学习资源。
现在各种线上陪伴式学习,社交式互动学习软件比比皆是,各种原汁原味的英语学习资源也是唾手可得。因此,你只要会用网,就可以借助这些资源轻松给自己创造出一个充满英语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