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操上,我分享一下我的两个细节操作。
1、切换人机互动的语言模式。
我们一天当中,除了跟人有交流之外,还有大量的时间都会花在人机互动交流上面。比如,跟手机,跟自己的电脑,跟自己家中的各种智能家电等。
跟人交流时,你无法要求别人用英语跟你对话。但是,跟自己的机器交流时,却是你完全可以控制和要求的。所以,当你和机器互动时,你就可以把机器的语言从汉语切换到英语模式,从而给自己制造出英语浸泡的环境。
举例。
比如手机。我自己的手机,我就是把它的语言换成了英语的。所以,在每次打开手机的时候,思维会自动切换成英语模式。
刚开始,你会感觉不太舒服。但是,时间一长,你就会慢慢适应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训练了你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你还可以多下载一些国外的app,像Quora、ins、英文版的微博等,尝试用英语参与社交。
再如,我的大量书籍、文件以及各种智能家用电器,也都是用英语标签纸来整理、标识的。
这些都是低成本创造英文交流环境的方式。是完全可操作,且适合任意一门外语学习的。

2、密集的音频浸泡。
比如我会在早晨刷牙、吃早饭的时候播放BBC的新闻;上班的路上播放新概念英语,晚上会和孩子一起看迪士尼出的情景剧或BBC出的纪录片。
这种不需要你听懂,只需要不停地“磨耳朵”,沉浸在英语的对话、发音与交流之中。这对自己口语的地道感的贡献功不可没。

仿
仿,就是原汁原味、精准地模仿。
这一点是练出地道的口语,需要重点采用的方式。
它跟第一点精听,是紧密相扣的。你只有做到能够精听的地步,能够精准地听懂语法句式,语音语调,以及字词间的连读等,你才可能做到精准地模仿出来。
只有做到这种精准模仿了,你的发音才可能真正达到地道、纯正的境地。

上面三个要领,你都掌握了,剩下的步骤就是走量了。
不要其他什么神技,就只要找足够量的经典材料,依次进行大量的精听、浸泡、模仿、跟读练习就好了。当你练习积累到一定的量,你用它来正常交流以及口语的地道纯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前面说练习积累到一定量,就马到成功了,那这个“量”到底是多少呢?
这里给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数据。
我们要将语言学习当成一项日常中学习的生活技能,美国的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FSI)这个机构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时间。习得一门外语需要花费575-2200小时,等于288天-1100天左右。

就是说,你采用上面的三个原则进行有效输入练习,如果每天坚持学两个小时的话,学3年就可以熟悉掌握一门语言技能。哪里需要像我们在学校学的那样,学个十年八年的,结果还是哑巴英语?
看完上面我的现身说法,你就知道,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捷径?真正最快的外语学习方法,其实是就是从最慢开始的。然后,你每一环都走实了,量到了,水平自然就出来了。
希望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作用,四六级600以上真的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