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开始后,使馆将部分花园和草地改为菜地。花工是当地雇员,由种花改为既种花,又种菜。……使馆将养孔雀的地方改为鸡舍,自己养鸡,多的时候养了90多只鸡。”
这种景象,简直就是末日和地狱。
曾经富饶的津巴布韦,号称“非洲面包篮”
但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会惊讶的发现,在二十多年前津巴布韦不仅没有饥荒,反而因为气候宜人,所以物产丰富有“非洲面包篮”的美誉。
而该国的首都哈拉雷建立于1890年,是贸易集散城市和非洲中部经济大城之一。
当然,当时的津巴布韦之所以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完全是因为当时白人农场主耕种有方,经营有术。
我们迅速而简单的回顾一下津巴布韦的历史。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该地曾存在一个黑人民族绍纳人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比如大津巴布韦古城(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2igMEuN.jpg)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2wSPChp.jpg)
但在1837年时,绍纳人被属于祖鲁族的恩德贝勒人征服,而来自英国与来自南边的布尔人(荷裔南非人)开始逐渐蚕食这个地区。
1888年,大英帝国殖民者赛西尔·罗兹从黑人国王手上取得了采矿权,并且在1895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得西亚”。
英国人纷至沓来,在这里大肆圈地,建立农场,生产各种农产品,津巴布韦在英治时期有“非洲粮仓”的美誉。
白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居于管理地位,并且建立了与外国流畅的销售渠道,而当地黑人则在白人的指挥下在农田里耕种劳作。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罗德西亚凭借肥沃的土地竟逐渐成为非洲的粮仓,即便是灾年时期也能向外输出数十万吨粮食。
二战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津巴布韦黑人游击队四处袭击英国殖民者,英国殖民者被迫同意津巴布韦独立。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黑人穆加贝一直担任总统,直到2017年政变后下台。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3MyoUvP.jpg)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4owZnLQ.jpg)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5eohiwD.jpg)
津巴布韦独立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津巴布韦重视教育,有非洲最高的成人识字率,在2013年达到90%。
津巴布韦体育事业也很好,曾在奥运当中得到8面奖牌,分别是: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陆上曲棍球”项目得到1面金牌;
2004年的雅典奥运得到金银铜各1面奖牌;
2008年的北京奥运得到1金3银。
需要说明的是,雅典及北京奥运共7面奖牌皆是由白人女运动员柯丝蒂·考文垂一人于游泳项目所获得。
![黑人之国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的饥饿国度](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12/1641955175rRBJum.jpg)
1980年,津巴布韦是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富国。它有着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底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津巴布韦可耕种土地近5亿亩。刚独立时的740万人口,人均耕地几乎达70亩。工农业基础相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