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白宫发言中称,政府的行动“不会在一夜之间解决高油价问题”。但他做出保证: “这需要时间。但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加满油箱的汽油价格下降。”
他同时指出,此次石油储备释放是短期方案,“从长远来看,随着我们转向清洁能源,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据CNN报道,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此次宣布的石油释放将到“12月中下旬才会上市,这取决于市场的吸收情况”。
消费国和生产国的分歧加大
根据白宫公告,美国正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英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其他主要能源消耗国,也将发布公告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计划释放约500万桶石油战略储备,可能会在一周内完成。印度和其他国家可能会考虑稍后进一步出售石油储备。
11月23日,英国政府也表示,将允许英国公司自愿释放部分石油储备。英国能源大臣称,如果所有公司都选择灵活释放储备,释放总量相当于150万桶石油。
11月24日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与美国等多国联手采取行动,共同遏制飙升的油价。但尚未透露投放规模或时间等。
日经新闻曾报道,日本将释放约420万桶储备石油。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每天的需求量大约在330万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石油储备法仅允许在战争引发的供给不足和发生自然灾害等情况下释放石油储备,这其中并不包含油价上涨的情况。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迄今为止还未有释放国家石油储备的先例。
据韩联社首尔11月24日报道,韩国政府23日表示,韩国将与日本、印度等主要石油消费国,一道参与美国提议的共同释放石油储备计划。具体释放规模、时间和方式等将在日后公布。
赵颖表示,石油产油国与主要消费国在油价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在主要消费国释放石油战略库存之际,欧佩克 回应称,如果多国协调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欧佩克 可能会重新评估石油增产计划,这一消息大大抵消释放储备的影响。
此前,欧佩克 组织无视了增加原油的呼吁。
在11月4日的简短会议后,欧佩克 批准12月产量增加40万桶/日,维持既定增产计划不变,未理会拜登加快增产的请求。
11月6日,拜登表示,欧佩克 成员国增加的石油产量,不足以满足美国的需求,因此正在考虑包括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在内的一系列选择。
拜登还对媒体表示,不指望欧佩克 方面会对油价高企做出回应。
欧佩克 将在下周举行例行月度会议,届时将成为决定各国释放石油储备作用的关键。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RBC Capital Markets)表示,预计欧佩克 仍维持现有产量政策不变,但不能完全排除沙特会推动减少现有产量逐月增幅,以应对此次联合释放原油储备。由于美国的政治压力,多个与美国关系密切的海湾国家,很可能会反对这一行动。
对中国影响几何?
关于此次石油储备释放对中国的影响,卓创资讯分析师赵渤文分析表示,若释放能促使油价降低,将对中国形成利好,因为低油价利于中国进口石油。
中国是原油消费大国,也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5.42亿吨,同比增长7.3%。
但从此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效果看,恐达不到预期效果。
“目前油价并未出现设想中的下降,反而上升。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一定程度上也更加证实了原油供应紧张。”赵渤文称。
赵渤文进一步指出,美国此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或希望借此契机促使欧佩克 国家增加产量。因此,中国的石油市场需要12月初召开的欧佩克 会议,并根据会议结果原油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进口计划。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24日晚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主要消费国采取释放储备行动,以应对市场波动和变化。中国正在与有关方面,包括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就此保持密切沟通,希望通过沟通和协作,确保石油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赵立坚称,作为全球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际石油市场稳定,愿与各有关方面就维护市场平衡和长期稳定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同时,中国也长期致力于保障自身能源供应安全,建立了独立完备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方会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安排投放国家储备原油,以及采取其他维护市场稳定的必要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