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记载:
“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
学会给人留有余地,是成全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三国时期,楚庄王大宴群臣,两个宠妾也出席助兴。
宴会上一人酒后失态,趁着风起烛灭时,偷偷非礼楚庄王的妃子许姬,被许姬撤下盔缨。
许姬趁此向楚庄王告状,让他点亮蜡烛后搜查众人,以便找到轻薄之人。
楚庄王听闻后,不仅不予追究,而且下令,让奴仆将未灭的蜡烛完全熄灭,并要求在场的所有人,都摘掉盔缨。
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俘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打败敌军,最终帮助楚庄王拿下郑国。
后来,楚庄王论功行赏时,才知道该将领叫唐狡,正是曾经在宴会上的无礼之人。
今日的举动,也是为了报答当日的不究之恩。
楚庄王的一时宽容,无形中救了自己一命。
莫言在《檀香刑》中说: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为人处世,总会有求助他人的一天,凡事给别人留有余地,本质上也是给自己转圜的空间。
不把事情做绝,说话留有余地,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让别人有路可走,自己才不会陷入绝境。
古话说:“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
说的正是如此。


八分待人刚刚好
俗话说:“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人与人交往,最害怕的,就是没有分寸感。
关系太远,令人生疏;太近,又令人生厌。
只有懂得适当“留白”,感情才能走的长远。
东晋大将陶侃和太尉庾亮,是一对相互欣赏的至交好友。
一次,庾亮因叛乱出逃,联合陶侃征讨叛军。
二人见面后,庾亮先是引咎自责,陶侃见其颇有风度,便邀请他一同吃饭。
在闲谈过程中,店员端来一盘薤(xie)头,庾亮顺手摘下,只保留了根部薤白。
陶侃不解,询问道:“为何不连根拔起,只留下薤白?”
庾亮答道:
“留下薤白,不损害薤头本身,新的薤头也可以重新生长。”
庾亮的这番举动,让原本对他赏识非常的陶侃,更增添了几分欣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薤头,给自己与对方留有余地,才不会因为过度用力,而适得其反。

知乎上有人问:“毁掉一段感情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其中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和好友感情深厚,无话不谈。
一次聚会喝酒,他输了游戏,被要求突然致电向最好的朋友借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