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确实有上游主机厂家对部分挖掘机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受到钢材等大宗商品涨价影响。经销商两头承压,加剧了亏损。
为何亏钱还要继续做生意?
老袁两手一摊:“部分经销商根本停不下来。”
“挖掘机销售常常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例如客户买一台小挖掘机,首付大约五万,就可以直接把挖掘机拉走,后续一个季度付一万。”他进一步解释。
此方式利于经销商出货,但对它们后续的现金流状况、回款能力以及账期管理等是个考验。
此外,有些主机厂家对经销商的销售政策,往往采取返点的形式。
返点是主机厂家给经销商设定一个销量目标,达到不同的销量标准,主机厂家会给经销商相应的奖励。一般销售数量越高,返点奖励的金额也越大。
某些经销商为了拿到高返点,会采取低价销售、自己购买冲量等方式。这部分经销商逐渐沦为靠主机商返点度日,一旦拿不到返点,将直接倒下。
近期,有不少经销商已经被迫退出。“剩下的都在死撑。”他期望度过这段困难时间后,利润会逐步修复,“谁都希望别人被干趴下了,自己还站着。”
这一场经销商价格战的背后,是挖掘机主机厂家的唯市场占有论、同质化竞争以及产能过剩。
《今日工程机械》杂志报道称,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与其估值直接挂钩。
代理商只有完成目标占有率,才能保有代理权,赢得各种返点激励等。“主机厂家对经销商的主要考核指标,其实就是销量。”多家国产品牌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但在争夺客户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面临的一大现实:挖掘机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
工程机械行业资深专家、华蚁创始人薛小平曾公开发文称,随着中国制造业崛起,挖掘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在中国形成。目前,中国挖掘机产能已达60万台以上,去年30万台的销售量,仅是现有产能的一半而已。
近年国内挖掘机产能大幅增长,这主要因行业调整周期后,主机厂商恢复并加码了产能布局。

2012-2016年,挖掘机行业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调整期和去库存期。2017年起,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复苏和增长。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在去年底名为《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运行与发展趋势分析》的报告中表示,工程机械行业在历经低潮后再现高速增长,这主要因市场二手设备加快更新、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政策对市场产生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拉动出口增长,以及建设施工领域新技术新工法的推广应用等众多因素。
去年以来,挖掘机销量屡创新高。
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挖掘机销量共32.76万台,同比增长近四成,刷新历史纪录。自去年4月至今年3月,增速已连续12个月超过五成。
柳工机械董秘办人士对界面新闻称,“下游价格战情况一直都有了解,由于价格战和原材料上涨等现状,行业内部可能考虑后续有提价空间。”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则未正面回复界面新闻关于价格战的问题。

价格战越演越烈,头部主机厂家的市占率却实实在在得到了提升。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高,销售量大,边际成本就低,降价空间就多。头部品牌利用规模盈利方式对其他品牌的降维进攻会简单粗暴,吸纳市场份额的能力会进一步更强大。”薛小平在《谁会是2021年挖掘机市场竞争的出局者》一文中写道。
三一重工的挖掘机销售量,已连续十年蝉联国内市场冠军;徐工机械的市占率则坐稳行业第二。
据浙商证券研报测算,今年4月,三一重工的挖掘机销量同比约增15%-20%;徐工机械同比约增长10%-15%,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与此同时,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