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风险,应该利用绩效信息对项目执行的趋势进行审查。
(4)技术绩效测量:把项目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计划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比较。
这些技术绩效测量指标可包括重量、处理时间、缺陷数量和存储容量等。
偏差值(如在某里程碑时点实现了比计划更多或更少的功能)有助于预测项目范围方面的成功程度。
(5)储备分析:在项目的任何时点将剩余的储备与剩余风险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剩余的储备是否仍旧充足。
(6)会议: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是定期召开的项目状态审查会的一项议程。该议程项目所需用的会议时间可长可短,这取决于已识别的风险、风险优先级以及应对的难易程度。
3、控制风险的五大成果: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1)工作绩效信息:提供了沟通和支持项目决策的机制。
(2)变更请求:实施应急计划或权变措施会导致变更请求,其包括推荐的纠正措施(包括应急计划和权变措施)和预防措施,要提交给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审批。
①推荐的纠正措施。为了使项目工作绩效重新符合项目管理计划而开展的活动,包括应急计划和权变措施。后者是针对以往未曾识别或被动接受的、目前正在发生的风险而采取的、未经事先计划的应对措施。
②推荐的预防措施。为确保未来的项目工作绩效符合项目管理计划而开展的活动。
(3)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如果经批准的变更请求对风险管理过程有影响,则应修改并重新发布项目管理计划中的相应组成部分,以反映这些经批准的变更。项目管理计划中可能需要更新的内容与规划风险应对过程相同。
(4)项目文件更新:风险登记册
风险登记册更新包括:
①风险再评估、风险审计和风险定期审核的结果,可以包括新识别的风险,包括概率、影响、优先级、应对计划、负责人及风险登记册其他元素的更新。还可能包括删掉不再存在的风险,并释放相应的储备。
②项目风险实际结果和风险应对策略的实际结果,可帮助项目经理为整个组织的风险和未来项目的风险进行规划。就此可完成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记录,并形成项目收尾过程的依据,同时成为项目收尾文件的组成部分。
(5)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控制风险过程也包括对组织过程资产进行更新,包括为未来项目之利益更新风险管理模板、核对单、风险分解结构、项目经验教训数据库。
①风险管理计划模板,包括概率和影响矩阵和风险登记册,可在项目收尾时更新。
②可对风险形成记录并对风险分解结构进行更新。
③项目风险管理活动获取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促进组织经验教训数据库更加丰富。
④有关项目活动实际成本和持续时间的数据可加入到组织数据库中。
上一篇:软考高项学习笔记|11-3实施定性及定量风险分析
推荐:软考高项学习笔记|11-1项目风险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