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0
朱鹮是东方特有的鸟类
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
1981年5月底
在陕西汉中洋县姚家沟
我国科学家发现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为这仅有的7只“宝贝疙瘩”
从国家到县、乡、村
第一个管护措施
就是朱鹮活动区域内实施“四不准”
不准狩猎,不准砍伐树木不准使用农药,不准开荒放炮
洋县林业局抽调4名年轻人进驻姚家沟
对朱鹮的一举一动24小时守护
这一守就是40年
40年来
全球朱鹮种群
从7只发展到7000多只
得到恢复性发展
不仅在陕西、河南、四川等十几个省市都有朱鹮的身影
在我国的帮助下
日本、韩国的朱鹮种群
也得到恢复和稳定
突破8000
麋鹿因其
“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
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
而得俗名“四不像”
麋鹿的俗称人尽皆知
这一物种的历史却鲜有人知
这个中国特有的物种
一个多世纪以来
演绎了从本土灭绝到重新引进
再到种群复兴
又成功实现迁地保护的沧桑历程
目前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分别建立了三大保护种群
总数已突破8000只
10→35
海南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岛
由于人类活动干扰
其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数量剧减
40年前
海南长臂猿仅存两群不足10只
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濒危程度为“极危”
目前世上现存的20种长臂猿中
只有海南长臂猿不足百只
过去几十年间
海南实施最为严格的栖息地保护措施
改造修复栖息地5000多亩种植超过30万株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
今年9月份
海南长臂猿新添2只婴猿
至此其数量已增长到五群35只
4100→5000
雪豹,被称为“雪山之巅的王者”
过去几十年
雪豹曾面临偷猎盗猎、生境破碎
食物链断裂等诸多不利影响
导致栖息地质量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1世纪初其数量在4100只左右
我国在雪豹分布区建起138处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的规模和种类各不相同
构成最基本的雪豹保护监测网络
青海是我国雪豹分布最集中
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
是雪豹保护的优先区域
青海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