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拟人定义: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2. 拟人有两个特点。
①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②不能出现比喻词。
例如:
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舞蹈”是人的动作,这是一个拟人句)
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像”是比喻词,而且拟人句不应该出现表示人物的词“少女”,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
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梳理着自己美丽的长发。(这就是拟人句了)
3. 判断下面的句子,用的是拟人还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呢?
①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②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③河边依依的垂柳,像一位羞涩地低着头的少女。
④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⑤春风仿佛慈祥的母亲。
⑥暴风雨到来的时候,许多庄稼,花儿,树木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而小草牢牢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答案揭晓:①②④是拟人 ③⑤是比喻 ⑥既有比喻也有拟人(小草昂着头挺着胸是拟人,小草像无畏的战士是比喻。)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例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夸张
对事物的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夸张有三种形式:
1. 扩大夸张
柏油路晒化了,铺户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 缩小夸张
他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3.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就是超前夸张。
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还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改写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改写之后有什么不同呢?
他家的房间很小。→他家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会议室响起掌声。→会议室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雨越下越大。→雨越下越大,天好像就要塌下来。
寒风吹到脸上很痛。→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痛。
教室里很安静。→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这个面包太小了。→这个面包太小了,不够塞牙缝的。
他很口渴。→他渴得嗓子直冒烟。
我们会发现,使用夸张手法之后,所写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了,让人印象更深刻。
对偶
1.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放在一起,来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叫做对偶。例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 学习对偶,我们不得不提到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