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下里巴人 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3.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如:为了应对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54.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教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误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55.捉襟见肘 本指衣服破烂,后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56.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指一言不发。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57.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这里错解为“冰块解冻”)
58.惨淡经营 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如: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惨淡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处运用正确,但因后有“红火”,容易被判断为错误)
59.洛阳纸贵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晋书·文苑传》)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60.独具只眼 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不可理解为只有一只眼。
61.高山景行 不是指高山美景,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操守。
62.人言啧啧 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此词中的“啧啧”与“啧啧赞叹”的“啧啧”不同义。
63.师心自用 按照自己的心思任意行事。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心,以自己的心为师,指以自己的心意为准。自用,凭主观意图行事。
64.高屋建瓴 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通“瀽”,倒水。
65.求全责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责”,不能理解为“责怪”)责,求。备,齐全。
66.屡试不爽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67.便宜行事 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也说便宜从事。
68.心广体胖(pán) 原指内心没有愧疚,体貌便安泰,舒坦。后专指内心安逸、舒畅,因而身体发胖。也作“心宽体胖”。广,宽阔。胖,舒坦。
69.义薄(bó)云天 正义之气逼云天。形容一身正气,为正义而斗争。薄,逼近。云天,指高空。
70.博闻强识(zhì)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广博。闻,见闻。识,记。
71.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色,神色。厉,厉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
72.一傅(fù)众咻(xiū) 一个人教,许多人在旁扰乱。傅,教。咻,喧嚷。
73.旁门左道 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和宗教派别。泛指不正派的方法、途径等。也作“左道旁门”。旁、左,邪,不正。
74.不名一文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分钱,而是说极其贫穷。此处的“名”是“占有”的意思。
75.阳春白雪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
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3
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一般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第一类:人、物不分
76.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不用来形容花木)
77.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使用对象错误)
78.洗心革面 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