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吃产业继续引领风骚。”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曾这样勉励沙县小吃。年营业额500多亿元、辐射带动就业30万人以上,这就是沙县的“小吃奇迹”。其实我们河北也有很多特色小吃,能否也做成像沙县小吃一样的“国民美食”,沙县小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本台今天推出系列报道《冀小吃、大产业》今天请看第一篇《沙县经验能否在河北开花》。
上午10点钟,记者来到省会联盟路的沙县小吃第98号店。据张老板介绍,店里很多的食材和半成品都是通过沙县小吃集团打造的供应链大数据系统配送,为张老板省了很多功夫。
张老板已经不记得是哪年从沙县来到石家庄。当时他和几个同乡在大经街开起了石家庄的第一家沙县小吃。到现在,沙县小吃已经开遍了石家庄的大街小巷,沙县小吃在全国的门店也已经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
能把地方小吃做成大产业,不能不让人佩服。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静仔细研究了沙县小吃的经营模式之后发现,其中有两点是其成功的关键,而河北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沙县小吃是通过沙县的各种小吃,有人把它组合到一起,然后把它做了一个以县为名的品牌,它从品牌发展的规律,找到了一条发展的路径,第二特点它这种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的创新是它发展的成功的渠道。”
在廊坊市香河县,香河肉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洪松也在学习沙县经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香河肉饼已经成为河北省“不得不品的十大特色美食”之一,2012年被评为廊坊市十大城市名片。但是和沙县小吃比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明显的还是走的不够远。
马洪松坦言,虽然香河家家户户做肉饼,但都是以散户经营为主,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品牌、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管理;单打独斗难以做大做强。这两年开始,马洪松开始借鉴沙县经验,2020年成功注册香河肉饼协会集体商标。2020年9月16日,全县第一家“香河肉饼示范店”开门营业,标志着“香河肉饼”开启了品牌化发展的大门,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5家店相对于沙县小吃的8万多家店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洪松正在谋划做成全国连锁品牌,同时香河县政府也在向沙县看齐,努力把香河肉饼做成大产业。
学习沙县经验,香河肉饼的去全国化,马洪松正在铺两条路。第一条路是把香河肉饼示范店做成全国连锁加盟店,立足京津冀,辐射全中国。“咱们香河肉饼示范店,现在我们正在准备第一步,去北京先开个旗舰店,京津冀,然后再奔全国发展是这么计划的。3年到5年之内要开200家,5年以后肯定以后会是阶梯性的增长。全国各地的都要去开,应该每个县、每个市的都会有,这是我们的目标。”
第二条路,马洪松正谋划引入产业链,努力让香河肉饼登上流水线,做成快消品,从商超走向千家万户。“其实也想要把它做成一种工业化生产,做成半成品,家里饼铛煎一下就可以吃。就想把咱们香河肉饼发扬传承,让咱们全国都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