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文明的开放和兼容,在西电东送工程中亦有所表现。南盘江上天生桥一级电站的右侧有座大型雕塑,雕塑中四只巨手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国内第一家多方投资、采取股份制形式的大型水电站,建设规模当时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不啻为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合作的典范。前有南水北调,后有西电东送,共同谱写了一章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神话。
1998年8月28日,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截流成功,此后,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将北江下游50年一遇的洪水防御标准提高到了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为下游广州及珠三角州地区提供更为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也为粤北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片|飞来峡大坝 · 图虫创意 ©
西电东送工程和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为珠江水利史上留下辉煌一笔,而珠江为香港和澳门的供水工程则是血浓于水的真情再现。
上个世纪,香港的淡水供应一直是香港人心头的一个结,供水紧张的时候,不单单限时供水,还得靠轮船到珠三角地区拉水补充。后来,香港人的用水困难惊动了北京,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和东深引水生物消化工程相继建成。目前香港用水的70-80%,深圳用水的50%以上,东莞沿线8镇用水的80%左右,都来自于东深供水工程。

图片|香港 · 摄图网 ©
然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强度加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的受损和水质的污染。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同时,珠江儿女不愿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人们不断在探索中寻求最优解,现在或许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珠江源头的石壁上,落有四省的寄语,其中,广东省刻的是“饮水思源”。几十年间珠江源的保护,早已诞生了数不清的感人故事,东江的水质能始终保持Ⅰ、Ⅱ类水的良好水平,与上游地区的水土涵养分不开,也与中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分不开。
除了中上游的努力,广州也曾在千禧年交际之时,持续多年开展河涌污水整治,还珠江本应有的面目。

图片|珠江源 · 图虫创意 ©
中山市崖口村的村民也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崖口村位于珠江八门入海之一的横门入海口,这里的海岸线上有一片保护完好的红树林。为了保护这片原始的生态,他们顶住了万千诱惑,把“保护红树林”写进乡规民约,为保护珠江站好了最后一道岗。
这条千百年来静默无言的河流,依旧滔滔向东流,无论是其巨大的流量,还是文化的重量,都不逊色于黄河、长江。
珠江,从多情的云南红土地走来,跨上贵州青青的苗岭,漂过广西如画的壮乡,走进广东的车水马龙,注入香港、澳门的不夜灯火,一直冲向太平洋,去追逐大海的浪,吹拂大洋的风,实现南国儿女的宏愿。

图片|珠江 · 图虫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