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厚街,是莞邑四大名乡之一。相传厚街起初名为“后街”,因日渐富足改名“厚街”。回看近九百年的厚街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硕的文化成果也担得上这一“厚”字。

没深入了解“老厚街”,你对莞邑文脉的认知永远少了重要一块。近年来,东莞新十景之一的鳌台书院入列广东省“十大岭南书院”,东莞古八景之一的海月岩古迹以活动续美景,红色革命精神孕育出小坞园,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领跑全市,“厚街出品”“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厚街这个文化艺术之乡(书法)、曲艺之乡、摄影之乡和诗词之乡,也越来越有厚度。
鳌台书院兴文惠民,非遗文化连接生活
轻轻步入鳌台书院,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一片灰石板间,书院的红墙和棵棵绿树显露着专属于中国传统的色彩。穿过层层木门,笔墨香气油然而生,顿时与几十米外的现代建筑划分开来。

鳌台书院是东莞最早的乡立书院之一,是明清两朝的著名学府,是东莞唯一一家有状元、榜眼、探花留墨的书院。重建后的鳌台书院是东莞现存面积最大的书院,也是东莞新十景之一。
近年来,厚街创新做活优秀传统文化,鳌台书院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今,鳌台书院被打造为厚街历史文化的传承基地以及集展览、创作和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年均举办1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东莞书法最高奖以“鳌台书院”命名,并永久落户厚街。2020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授予鳌台书院全国首个“大书法研究创作基地”,2021年鳌台书院被授予“岭南书院”称号,列入全省十大岭南书院建设名单。
2021年,厚街提升鳌台书院周边环境,注入鳌台书院传统文化基因与内涵打造了鳌台公园。公园以《鳌台王氏族谱》中描绘的“鳌台八景”为核心意象,打造了独特的八大主题景观——“鳌台垂钓”“莲沼观鱼”“松桥候潮”“课耕稼亭”“榕荫归鹤”“寺峰晚眺”“菊山秋月”“凤岭朝霞”,延伸了“鳌台书院”兴文惠民广度。

除了“东莞新十景之一”的创新发展,“东莞古八景之一”的海月岩古迹也被深入挖掘盘活。从2006年至今,每年端午节,厚街都在海月公园举办端午龙舟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举办美食节、醒狮表演、文艺晚会、粤曲专场、划龙舟等活动。涌口社区重视海月公园的景观规划建设工作,计划将作为名胜古迹的海月岩规划成生态旅游景区,为居民群众打造环境优美的文化公园。
近年来,厚街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新增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5个、省市级传承基地各1个和市级传承人5名,现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56个,其中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8个,有省、市级传承基地各1个,有市级传承人8名,省市级项目、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市镇街第一。厚街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振兴、传承非遗工作,如开展非遗推介传承活动、推动一批特色非遗项目融入文旅线路、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融入乡村振兴等,成效显著。

此外,厚街大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依法修缮节度陈公祠、通政陈公祠、隐斋公祠、尹氏宗祠、天培李公祠、守拙公祠等6处文物,其中前5处文物修缮工程已完成,守拙公祠修缮工程预计今年完成,另有敬斋公祠、新围戴氏宗祠修缮工程预计下半年启动。
2022年,厚街将着力推动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选取河田方氏宗祠、节度陈公祠等作为试点,扶持打造成为村史馆,向全镇普及推广,将祠堂打造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的新载体。
同时,厚街将推进“鳌台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把坐拥鳌台书院、八角亭及众多古祠堂的“老厚街”打造成文化街区,并建设厚街历史文化展示馆,打造为集游览、展示、乡贤文化、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馆,进一步擦亮“鳌台书院”品牌。
红色地标升级改造,文艺精品频频出圈
2021年,厚街首个双拥文化园——松山公园建成开放。这座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红色公园,历时一年升级改造,换上“新颜”重新面世,成为集国防教育、双拥活动和居民健身锻炼于一体的“红色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