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不胜举的“端午诗”,不仅出自默默无闻的布衣、傲骨嶙嶙的雅士,还有气吞山河的帝王将相。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接近夏天的中间,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看到木槿长得茂盛,走到水边闻到芦草很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端午佳节,畅饮美酒,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示皇恩浩荡。皇上的格调果然不一样,心系百姓、讴歌太平盛世的同时不忘警示群臣百官。
![十首端午节古诗词,品尽端午节味道](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27/1643287580GUSx64.jpg)
有人借端午抒发乡愁,有人借屈原感时伤事,有人吟颂端午节的乐乐陶陶,有人趣谈端午节的民风民俗……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对端午的感悟不同,诗的意境不同,每个人的笔下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端午。几千年、几百年后的我们,总爱在浩浩诗河词海中拾取古人的幽情雅趣,充实端午节的杯酒言欢,让这个传统文化节日更富有内涵,让多彩端阳韵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