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时海州属淮南(东)路,宋金之际,连云港再处前线,一会儿归宋一会归金。吏部尚书胡松年为官是连云港赣榆区人,他忧国忧民,为官清正,建议坚决抗金,大造战船,建立水军,加强长江防线,得到朝廷的赏识。后来代表朝廷出使金国,不顾个人安危,据理力争,不辱使命,出色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元朝时设海州路总管府、海宁府、海宁州。明初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辖海州及赣榆、沭阳二县。明清时期连云港最著名的染发李汝珍(他本是直隶大兴人,长年居住在板浦场盐保司大使衙门里),他最大成就是写成古典名著《镜花缘》,此书是他在海州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自嘉庆二十三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

海州人沈云霈在任署理邮传部尚书期间,致力于陇海铁路的规划和建设,他是陇海铁路的奠基人。光绪三十四年提议汴洛线东延到西连岛海湾(连云港)。沈云霈的主张得到陇海路局的重视,1915年陇海路局批准了以老窑(今连云港)为陇海铁路终端海港。
民国元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1912年分县境东部地区设灌云县,1933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1935年设连云市,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赣榆县人许鼎霖(1857一1915年)是民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和张謇、严信厚等人创办和经营多家企业,成绩显著,被誉为实业界“江北名流”,被清政府多次予以嘉奖。

解放后,设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等两市一区,属山东省临沂专区。1953年划入江苏省,属徐州专区管辖,1961年改称连云港,1962年升为江苏省辖市。1983年将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两县与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1996年江苏省又将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辖四县四区。2001年撤销云台区,并入连云区和新浦区管辖。2014年撤销赣榆县,设赣榆区;新浦区并入海州区。

祝连云港经济越来越好,连云港百姓日子越来越幸福。
@ 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