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虽然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鉴定师考察标准,但非透明的考核体系难免让有些人钻了空子。
从业奢侈品鉴定9年、资深奢侈品鉴定师闫闯告诉南都记者,据他观察,各平台的鉴定师更多在企业内部进行考核和等级划分,标准不一,这些鉴定师不是都有认证证书,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鉴定师才能称为专业?闫闯表示,鉴定师的专业与否并不取决于鉴定的正确率,而在于误判率,即能够区分出哪些是正品做得糙,哪些是仿品做得好。这就取决于鉴定的商品数量,就像医生一样,见的患者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2、商品来源渠道多,且小票、防伪码或被造假,导致要对商品进行溯源较难
今年4月,消费者李某在唯品会购买的“古驰”腰带,在得物平台转售被鉴定为假货一事引发热议。公开资料显示,该案件中,由于唯品会提供了详细的海外购买流程和相关凭据、进口货物报关单、知识产权备案信息等证据,能够证明腰带具有合法来源,因此法院认定该商品来源合法,最终判决李某关于案涉商品为假冒的“古驰”品牌商品的主张与事实不符。
此外,该案中,由于李某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得物平台具有鉴定资质以及鉴定人员具备鉴定能力,因此法院认定相关“鉴定报告”缺乏中立性、客观性、权威性,不足以证明案涉商品为假。

这一案件不仅体现出
法院对第三方平台鉴定结果的认可情况
其判定结果也引发思考:
各平台和从业鉴定师能否通过对商品溯源
更精确地辨别真伪?
在电商平台,奢侈品的货源一般来自于商户和个人卖家。通过对优奢易拍、得物、红布林、只二等平台的转卖或回收服务进行实测,记者发现,对于商户,平台一般会要求其在平台上进行实名认证并上传营业执照等信息,而个人卖家一般需进行实名认证。不论是商户还是个人卖家,出售的商品都要经过平台鉴定,但几乎没有平台要求卖家提供能证明商品来源的相关凭证。
为何少有平台设置溯源环节?优奢易拍相关负责人透露,即便让用户提交凭据证明商品从何渠道购入,平台对于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判断。而且,相关凭据涉及个人隐私,过多的打探会引起用户不必要的反感。
作为个人鉴定师
对商品溯源更加不易
闫闯介绍,拥有几十万件奢侈品商品的鉴定经验,资深鉴定师更多时候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小票、防伪码同样可以造假。而且,经手的商品来源渠道太多,许多商品在二级市场经过多次流通,没办法溯源。
3、国内制假售假奢侈品违法成本较低,是二级市场假货频出的症结之一
优奢易拍发布的报告显示,二手奢侈品的正品率正在逐年下降。优奢易拍鉴定商品的综合正品率仅为33.6%,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10件求鉴定的二手奢侈品中,有7件可能是假货。
行业入局者众,迎来风口的二手奢侈品电商虽然货源更广,但多数玩家走不通国际奢侈品品牌授权的道路。国内制假售假奢侈品违法成本较低,是奢侈品二级市场假货频出的症结之一。
在我国,仿制、贩卖假冒奢侈品构成犯罪的,可以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查询发现——
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裁判文书显示,12名被告人参与开办地下皮革加工厂,仿制生产、来料加工假冒LV、GUCCI注册商标标识皮料成品,公安机关追缴非法收入共计1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