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初期,18号线计划上线15列车,普通车行车间隔约7.5分钟,快车行车间隔约37.5分钟。
记者现场了解到,18号线全线的闸机均为人脸识别闸机,支持本线刷脸进刷脸出。需要换乘其他线路的乘客则可在18号线车站的智能客服中心完成人脸注册,并绑定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当转乘到线网其它线路车站时,使用同一账户的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即可刷码出闸。
乘客还可以体验到无感过闸机、快速智慧安检、智慧客流疏导,甚至连地铁公厕都配备有智慧引导系统,提醒乘客目前厕所的排队情况。不一样的体验也贯穿乘车全程,在站台就知道哪节车厢人少,上车后抬头就可看到哪个车门下车离扶梯最近。
18号线为什么要这么快?两个关键词:南沙、30分钟
18号线的出生,与南沙有着直接关系。
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国家新区”和“自贸区”叠加,广州把南沙的战略地位再度提升,其后将其定位为唯一的副中心。
定位为大湾区中央商务区的横沥却处于地铁盲区,与南沙集政策红利于一身的地位格格不入。
同年,18号线“横空出世”,明确要实现珠江新城与南沙未来中央商务区(横沥)、对外交通枢纽(万顷沙)的高速互达,时空目标是——30分钟。
南沙和从化、增城相似,与珠江新城的直线距离约50公里。然而,14、21号线快车加上换乘,最快也要一小时以上才能到达珠江新城。以南沙的定位,时速120公里的列车实在“力有不逮”,无法满足高速互达的需求。
自贸区挂牌当年年底,广州公布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正式提出地铁18、22号线,采用时速160公里的高速列车和快慢车设计,18号线实现中心城区与南沙30分钟通达,22号线实现南站与南沙快速联系,成为国内首条时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线。
为了让列车“跑起来”,充分发挥时速160公里列车的速度优势,18号线站点不能设得太密,不然还没加到全速就要减速停站。线路在设计时严格控制站点数量,“优中选优”。18号线9座车站中,有8座换乘站,可与既有运营或在建、规划地铁线路换乘,还可与广深铁路、肇顺南城际等铁路接驳。
不仅是站点设置再三精心筛选,线路走向同样反复优化。在早期的规划中,18号线磨碟沙至广州东站区间,选择的路径经过马场,这样线路顺直,从磨碟沙直接北上,下一站马场。而目前大家看到的走向,则是磨碟沙之后“拐”了一个“S”形的急弯,绕到冼村设站。
直路无疑比弯路更适合跑快车,为什么追求速度的18号线在此不走直线,偏偏要“扭”去冼村?
负责线路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是特意调整的走向。冼村地处珠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强度高,与地铁珠江新城站“一东一西”分布在花城广场中轴线两边,与天河路商圈相距仅700米,位置比马场优越,辐射带动效力强。18号线在冼村设站,无疑比马场更符合直通中央商务区的要求。
乘坐18号线
来南沙看海、玩海、吃海!
南沙作为广州唯一可以看到海的地方看海、玩海、吃海是它的专属项目这个国庆假期不妨乘坐18号线来南沙吃喝玩乐吧!
看海
南沙“看海”的好去处
真不少
景点介绍
大角山滨海公园绿化采用棕榈热带植物、卵石、木头、贝壳等用材,构筑亚热带湿地特有的粗野风格。空间上实现空旷与幽闭的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