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里,北京路24岁以下的客流占比近三成,34岁以下的则超过六成。
上下九也差不多。
年轻人去上下九更多的是为了拍照打卡,消费的并不多。
网购兴起,对主打平嘢的步行街是一记重击。
天河路和珠江新城商圈的兴趣,对步行街是另外一记重击。
在有空调的商场里逛街,不比露天的步行街更香吗?
所以,现在很多人说,逛街可以,步行街不行。
所以,天河路商圈的营业额早就破万亿,北京路的营业额还是百亿级别,上下九甚至还不如。
如今的上下九步行街,甚至被评为了“本地人不会去的十大景点”之一。
时隔多年,我重新去了一次上下九,满是唏嘘。
走在上下九步行街上,刺耳的音乐声传来,骑楼沿街的服装店从以前的一些大牌变成了山寨,不是在吐血促销,就是在清仓甩卖。
逛街的人少了很多,以至于服装店店员的拍手声和吆喝声隔了一两百米都能听到。
在重走上下九步行街之前,房叔问了一个老广朋友,有多久没去过上下九了?
“去个鬼咩,太low了,没什么事不会去,除了去陶陶居吃饭。”
老广朋友的回答简单干脆,也很实在。
只有美食才能让老广愿意去。
上下九连美食都有点变味了。
臭豆腐、手抓饼、串串……总之与全国各地的美食有关,就是与西关美食无关。
这也许就是越来越多人不喜欢逛上下九的原因之一。
上下九人流量减少,靠上下九“食饭”的那些地方更加惨淡。
走到上九路的十字路,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叫光复南路,与和平东路、桨栏路紧挨着,形成了曾经的十三行潮牌商圈。
长度不足500米,宽度不过20米的一条小路,挤满了几十家潮流服装店。
走进其中一家服装店,店面装修很简约,只有陈列的服装,没有叫卖声。
服装店的店员告诉我,这条街都是做批发的服装店,虽然离上下九步行街很近,但现在客流量少得可怜,只有节假日人才多一点。
在现场看到,来往的人不是搬货,就是卸货的工人。
时代在进步,上下九步行街却在退步,这也是整个老城区商圈的缩影。
就算这样,我查了一下上下九商铺的租金,很高。
一间22平方米的商铺,月租4万;350平方米的面积,租金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