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潮影响最大的要数室外种植的蔬菜类农作物。高明杨梅丽堂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达明说,自从前几天知道寒潮要来,就开始提前收割已经成熟的80亩蔬菜,还有200亩即将成熟的,也会在寒潮来临前收割完毕。“但还有差不多100亩的半成品,这些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梁达明分析说,这几天的降温和雨水天气,已使蔬菜价格提高了20%,如果寒潮带来霜冻,蔬菜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昨日,高明区明城镇洋塱村,农户赶在寒潮到来前为丝瓜地铺膜。/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摄
同样是室外养殖的水产企业也面临低温的挑战。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丁望说,寒潮来临前,他们会将暂养池的温度提高1℃,寒潮到来后再下调1℃,目的是为了减少鱼的应急反应,增加存活率。
除了蔬菜基地和鱼塘,室内圈养的禽畜类的防风御寒措施也不简单。佛山市皇永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灶,在建设密封猪圈时便已安装了价值近10万元的保温系统,包括电热板、加热灯和保温箱等。“这些设备能使1.5万平方米的猪圈维持在27℃左右的温度,确保猪只的健康存活。我们还购入了一批暖气扇,以增强畜禽的抵御寒潮侵袭的能力。”
肉菜市场
叶菜连着涨羊肉很抢手
寒潮袭来的消息带旺了肉菜市场。昨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禅城普君市场和南海南约市场,发现肉菜余量已经不多。
“羊排早上都卖光了。”在普君市场一羊肉档内,17时30分时仅剩下几块羊腿待售。上班族林小姐下班来到相熟的档位买羊排,无奈扑了个空。“卖完就回去了,周五得多进些货。”档主小王说,气温下降带动羊肉销量,上午时卖56元/公斤,很是抢手,11时左右就售出九成。
前段时间湿冷天气,叶菜的长势一般,价格也节节攀升。昨日17时许,南约市场售卖的叶菜以西洋菜、生菜和茼蒿为主,但摊位普遍余量不多。上周日卖4元/公斤的西洋菜,昨日飙升至6~8元/公斤,而茼蒿、菠菜等叶菜价格则维持在11元/公斤的高位。常见的本地禾田菜供应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外省干水菜心,价格在12元/公斤以上。尽管价格较高,但买的市民不少。市民梁女士说:“干水菜比较好保存,一下买了三斤。听说周末会更冷,多买些肉和菜放冰箱。”
气温下降,“打边炉”的市民也多了起来,而“打边炉”自然离不开调味菜,昨日普君市场和南约市场红头葱和尖椒价格分别为10~12元/公斤和4~5元/公斤,价格与前段时间差不多。香菜价格又再抬头,卖16元/公斤,较上周日又涨了2元/公斤。为了方便市民挑选,有细心的档主搭配好红头葱和香菜组合,两棵红头葱和一棵香菜的组合每份叫价一元。
特殊场所
敬老院开启暖炉备冬衣
气温骤降,敬老院里身体不便的老人如何御寒?昨日,记者走访南海罗村敬老院发现,老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寒流而带来不适。
一踏进罗村敬老院的大门,记者就感觉到了一阵暖意,让人十分舒服。据记者观察,目前罗村敬老院内几乎每个房间里都放着一个暖炉,暖炉旁围坐着三四个老人,正安逸地伸着手取暖。
工作人员卢女士介绍,罗村敬老院共有近百名老人,为保证老人在寒潮来袭时身体不受影响,目前全院共开放了近30个暖炉,保证老人家身体暖乎乎的。工作人员还会时不时到各个房间巡查,观察老人的情况并询问老人们温度是否适宜,需不需要再调整温度等。
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敬老院已通知老人家属提供更多的衣物等御寒物品,预防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
居家生活
多穿衣服多吃活血食品
面对近10年罕见的寒潮,不少上班族调侃在这个周末选择“冬眠”。“没有制热空调,就用电暖炉来取暖。”市民张先生说,寒潮来了就要“蜗居”在家。
低温天气给市民身体带来了影响。目前,我市部分医院的心肌梗塞、中风、肺感染等就诊病人增多。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梁章荣说,天气过于寒冷,有些病人身体处于一个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引致血管收缩,使本身有肺心病史的患者容易加重病情。市民要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注意头部、足部和关节位的保暖,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饮食方面,梁章荣建议市民少吃寒凉食品,如菜汤、红萝卜煲玉米等比较寒凉的汤品应尽量少喝,可适当多食木耳等食品,帮助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