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坐多久活动(可以坐着做的活动)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2-02 坐着   多久

一组5分钟就能完成的「微运动」,轻松告别“久坐”

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知道运动能给身体带来多种好处,为什么你运动的次数还是屈指可数?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阻碍你运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单选) 单选 0人 0% 抽不出时间 0人 0% 没伴儿一起 0人 0% 运动小白,不知道选什么项目 0人 0% 太冷、太热或下雨等天气因素 0人 0% 懒得动 0人 0% 其他原因评论区聊聊

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没时间”可能是最常见的理(jie)由(kou)之一。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运动也可以“积少成多”。如果无法一次抽出半小时,那抽出3个十分钟也可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一组随时随地可以做的微运动,让没时间或对运动有畏难情绪的人也能轻松动起来。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受访专家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 陆一帆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清华大学微运动推广大使 胥江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专业运动康复师 全建东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久坐不动是第六大死亡风险因素

久坐不动的危害有多大?英国国家医疗系统(NHS)提供的一张图给出了答案:久坐不动已经成为第六大死亡风险因素,远比战争“杀人”更多。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组5分钟就能完成的「微运动」,轻松告别“久坐”

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在我国,10个成人中有超过8人运动不足,较快的生活节奏让很多人无暇锻炼。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用一串数字,来量化“久坐”的后果,大概是这样的: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发现:久坐1小时的危害 ≈ 抽2根烟 ≈ 减寿22分钟。
  • 美国癌症协会在对12.8万人进行了21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久坐会增加14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心脏病专家、资深作者瓦尔·贾贝尔(Wael Jaber)的一项研究发现:与运动能力强的人相比,久坐不动的人死亡风险要高出500%

微运动,打破“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为帮助“抽不出时间锻炼”的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在《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中积极推广微运动。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组5分钟就能完成的「微运动」,轻松告别“久坐”

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微运动不仅是一套“微小动作”,更是传播一种“不拘形式,动就有用”的全新运动理念。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必特地抽出整块时间,生活中的点滴运动也能将身体机能调动起来,它提醒我们能多动就多动、能少坐就少坐,告别“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运动不一定非要一次做很久,也可以累积。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5~10分钟,3个10分钟就是半小时了。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5个动作随时运动起来

清华大学微运动推广大使胥江推荐的五禽微运动,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能帮大家见缝插针运动起来。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热身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疯狂搓手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快速全力搓手60秒,可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不过,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量力而行。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禽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坐井观天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挺胸抬头,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肩部放松,头尽量向上伸,两手在背后十指相合,用力向后伸。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双手向上抬高,肩部夹紧。头慢慢向左转动,用眼睛的余光尽量去看背后的双手,不要憋气。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后头慢慢向右转,同样用余光看手。以上左右旋转动作重复60秒。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禽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鹅戏水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挺胸抬头,两手侧平举,尽量向两侧伸展。翻转手腕,大拇指朝下,掌心向后。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臂尽量向后打开,再由前向后摆动画圈,尽量在身体后面进行。随着双臂摆动的节奏上下踮脚,踮的时候脚跟不能着地,重复30秒。XIO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后双臂由后向前摆动画圈,同样尽量在身后进行,踮脚重复30秒。

相关阅读:

  • 吃饭坐多久(产后多久可以坐着)
  • 为什么容易腿麻(坐着腿发麻是什么原因)
  • 晒背是站着还是坐着好
  • 上海人最爱的梭子蟹坐着“海洋特快” 来啦!上市第一天
  • 上班一天坐着不动,为啥还那么累?
  • 遇目不忘脑里藏,坐着没有站着高打一生肖指什么数字,准确
  • 正确分解《遇目不忘脑里藏,坐着没有站着高》打一生肖,句
  • 扭腰器能扭多久有效果?扭腰器多久有效果?[图]
  • qq被冻结了怎么办(qq被冻结多久才解冻)
  • 姿美堂果蔬酵素怎么样(姿美堂酵素吃多久可以减肥)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