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时,则扶正祛邪并举,可在辨证汤药基础上适当酌加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行气活血、化痰祛湿等祛邪之药如山慈姑、夏枯草、藤梨根、蛇六谷、白花蛇舌草、漏芦、白英、半枝莲、拳参、蛇莓、败酱草、三棱、莪术、鬼箭羽等,诸药搭配,每诊取二、三味,定期更换,以防药中之毒损伤机体。并根据在治疗过程使用姑息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癌毒,并恢复患者机体动态平衡,与瘤和平共处的目的。

病例分享
张先生,61岁,2015年12月7日初诊。患者2014因腹痛便血而检查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肿瘤分期:T3N1M0,Ⅲb期。后行升结肠癌根治术 肝血管瘤切除术。并于2014年6月13日至11月行10周期XELOX方案辅助化疗,具体方案:奥沙利铂(国产),150mgd1 卡培他滨片(国产)1500mg,2次/d,1周期21d,化疗期间出现Ⅰ度消化道反应,Ⅰ度骨髓抑制以及Ⅲ度手足综合征。
2015年9月24日张先生出现干咳症状,后行PET-CT检查发现双肺转移,由于之前化疗时出现强烈的毒副反应,因此张先生明确拒绝接受西医化疗,后寻求中医的帮助。

中医辨证论治,有效改善症状,抑制肿瘤进展
初诊:刻下,咳嗽,咳吐少量白痰,乏力,肠鸣便溏,大便1~2次/d,便前时有腹痛,泻后痛减,纳可,眠欠佳,夜醒2次,夜尿2次。西医诊断:升结肠恶性肿瘤,肺继发恶性肿瘤;中医诊断:内科癌病,肝郁脾虚、痰瘀内阻。中医治疗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痰为法并随症加减,处方:生黄芪、党参、茯神。女贞子、墨旱莲、炙甘草、麸炒薏苡仁等药材,共15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并增加中成药,并嘱患者按时复诊,每月监测肿瘤标志物,每2个月复查胸部CT。
此后数诊,患者继续定期口服辨证汤药及中成药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定期复查。

后未规律服药,导致肿瘤转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患者因在外地居住未规律服药,2017年4月23日复查肿标,CEA出现翻倍增长,复查胸部CT发现肺转移灶由0.7cm增至1.6cm。
2017年4月27再诊,辅助检查:CEA18.25ng/mL;胸部CT:双肺多发转移,最大病灶位于右下肺,大小为1.6cm×1.2cm。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脾亏虚,痰瘀内阻。由于张先生此时处于肿瘤快速进展阶段,纯中医治疗已无法控制病情,但由于张先生仍明确表示不愿使用化疗,因此决定改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配合中药减毒增效,处方:生黄芪、炙黄芪、红景天、黄精、茯神、炙甘草、墨旱莲、石上柏等药材。30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对症调理后1个月后诸症缓解,肿瘤无明显进展,后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后期患者按时服药,2019年4月因眩晕进行性加重门诊复诊,行头颅增强CT提示双侧小脑转移,故于肿瘤科住院治疗,最终患者于2019年7月24日因肿瘤进展去世,整体生存期达44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