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查手机,小诗也“配合”他查,这样的互动看似是想要恢复关系,实则在一点点削弱本已岌岌可危的信任。
阿勇和小诗把查手机和被查手机时的想法、心情都表达出来后,我发现阿勇的确还背着过往被背叛的伤,焦虑和恐惧驱使他忍不住看小诗的手机。感受到阿勇的害怕,小诗被查手机的不舒服感减轻了。她之所以仍和小金保持短信联系,除了好感,也因为害怕人际冲突,难以对别人说“不”。了解到这一点,阿勇的担心减轻了不少。
小诗说阿勇对小金的过度,激发了她的逆反心。可见,如果查手机的结不解开,两个人会把婚姻推向更危险的境地。而想要打开查手机的结,阿勇需要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小诗多一点儿尊重;小诗也应尝试对小金做出明确拒绝,让阿勇感到安心。
伴侣关系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双方不断互动出来的结果。当阿勇和小诗感受到这一点后,他们都开始主动做出改变。
再次见到他们时,两个人都把自己的包放到了各自的两边,中间只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谈起查手机的后续,阿勇的进步令人欣喜。某一晚他感到不安、惊慌时,没有马上去查小诗的手机,而是选择了倒垃圾,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回家后,他又主动跟一个发小打电话聊了会儿天。
小诗得知阿勇做这些事是为了克制自己不来查她的手机,非常感动。她其实也在努力,比如对于小金的消息,她做不到关机不理,但已经尽可能拖延回复。听到小诗的挣扎心情,阿勇也对她多了一点儿信任和谅解,说自己能做到不看她的手机。
她为什么渴望婚外情
两个人正向维护关系的练习在咨询中又巩固了几次后,阿勇的情绪稳定多了,小诗的话也更多了。我们开始去探索关系中更困难的部分—小诗为何对小金“有感觉”?阿勇说自己也很奇怪,因为他一直以为夫妻关系挺好。小诗坦言和阿勇在一起时间久了,感觉他在生活上对家庭的确很有担当,但家里的很多事情也都是他说了算,虽然结婚才一年,没有孩子,但婚姻生活已陷入柴米油盐的琐碎与枯燥。
乍听之下,小两口的关系似乎是陷入了“时间久了,没激情,一方出轨寻刺激”的言情剧套路中,但在对阿勇和小诗来来回回的探问和核对中,小诗更深层的心理慢慢得以展现,她希望生活丰富、充满变化却又不太敢向阿勇提,因为他常常要求她过日子“务实”些。阿勇的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长年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才把阿勇和弟弟送进了大学。对他来说,他喜欢小诗的浪漫与灵动,但每每小诗沉迷于买漂亮的盘子、精美的首饰时,他也非常反感。一番讨论过后,阿勇领会到自己的“反感”,也许是对吃苦耐劳的母亲心有愧疚。
而小诗之所以被小金吸引,首先是小金那无所顾忌的热切,令她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小诗有个姐姐,漂亮聪明,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家里,大家都轮番夸赞姐姐,小诗总是黑暗中永远得不到聚光灯眷顾的小配角。阿勇第一次听小诗讲自己的经历,不由自主地坐过去,使劲儿揽了揽她的肩,仿佛在说:“没关系,你对我是很重要的!”小诗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在层层剥茧的讨论中,小诗发现自己之所以去赴小金的约会,是因为那个时候她感觉自己有自主权—她在主导局面及小金的心情。而平时在家中,她事事都不得不迁就阿勇。
在后来的咨询中,阿勇抱怨,小诗有好几个月都对性生活很排斥。小诗一再坦承,她和小金没有发生出轨行为,她之所以对性生活排斥,仍然是因为阿勇占主导地位,她不敢表达却又心有不满。
经过几次咨询,阿勇已经学会了先安顿好自己的心情,然后更细致地去理解小诗的真实想法。小诗也认识到自己在关系中不完全被动,也有不少主动改变的责任和可能性。认识到这一点后,她主动跟小金说做回普通朋友,因为她爱的是丈夫阿勇。这么做了之后,她和阿勇的“性福时光”,竟然慢慢回来了。
在后来的几次咨询中,两人几乎没有再谈论过小金。我问他们小金呢,小诗撇撇嘴,阿勇笑着说:“已经转移目标喽!”也是,这本来就是必然又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