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健康平台,每个用户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医生”。
“总注册用户数为4亿多,近12月累计付费用户为3200万人,累计咨询量11.8亿次”。
这是8月24日,平安健康(1833.HK)发布的2021年中期报中所披露的数字。与2020年末相比,总注册用户数增加超过2780万人。近12个月累计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近70%。
这与疫情后,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居民看病问诊的新常态相关。
第三方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受调查的人群中74.4%的网民在疫情期间使用过在线问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还有超过70%的网民认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起到减少人群聚集和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等作用。
与用户数增长相对应的是,根据财报数据,平安健康核心医疗服务收入同比51%的强劲增长,为10.67亿元。毛利率占比也从去年47%提升了7个百分点达到今年上半年的54%。
这带动起平安健康整体收入增长。据财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平安健康总体收入为38.18亿元,较去年上半年总收入27.47亿有39%的同比增长。
这背后,是平安健康一年多在渠道、产品服务以及整体能力三方面的战略升级。一方面,通过"HMO模式"为商保、医保、企业、个人等支付方渠道的用户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医疗平台O2O模式",建设开放轻资产平台,从而进一步整合和赋能各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服务供应方。
面对逾4亿多用户,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也提到,下一阶段,会研究如何更好为这些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满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从而让他们更相信这个平台,也在平台上找到更多共鸣。
1
平安健康的医疗服务有什么不同?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大致走过三个阶段,从刚开始,医院与互联网医疗公司合作,建设医疗信息化,到线上问诊,再到如今,互联网医疗已将更多目光投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通过协调平台与医生团队,将服务范围从单纯医疗延伸至全健康流程,构建起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闭环。
在平安健康平台,这种服务模式的表现是,每个用户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医生”。
这些专属医生来自平安健康覆盖20个科室、2000人规模的自有医疗团队。在四个不同的场景中,这些专属医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人一医”的全科医生服务。这些场景包括健康服务、亚健康服务、疾病服务和慢病服务。
健康服务场景中,平安健康通过自有的三师团队,心理AI,8大维度专有测评以及超过100套的体检套餐,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
在亚健康服务中,通过自有医疗团队7×24小时分诊,问诊,可以实现百分之百跟踪随访。并能够严选医疗消费机构,满足患者的亚健康要求。
在疾病服务场景中,则通过1对1的专案管理师全病程跟踪,名医就医安排以及35项癌症早筛套餐满足用户疾病服务需求。慢病服务场景,通过42种慢病的预测,智能糖尿病管理方案,指标异常预警等服务满足用户的慢病服务需求。
方蔚豪说,未来,在用户维度将不仅用户的数量,还要用户的质量。从产品的推广路径上也有变化,从原来围绕2C做产品到围绕支付方做产品,最终完成从注重收入到注重服务的转变。
互联网医疗如要实现良好的闭环模式,支付端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无论接入商保还是社保,控费都会是支付方的点。因此对于支付方而言,理想的模式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能够给用户带来疗效、降低医疗费用或者提升就医效率;二是能够充分证明互联网医疗的有效。
商保直付是2021年平安健康在支付端做出的重要尝试。用户只需随时随地登录APP,简单填写姓名、年龄、有无过敏史等信息后便可进行在线问诊、购药。看病时间由“一长段”压缩成一个节点。符合条件的用户还可以享受商保自动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