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脓疱型痤疮
身体有“热”,常与“湿”勾结,形成湿热,湿热的人很容易患反复发作的痤疮,相当于西医所讲的“丘疹脓疱型痤疮”。

典型特征是:面部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常出现炎症反应,开始是点状圆锥形丘疹,肤色正常。其实就是常说的粉刺,顶端黑色,也叫黑头粉刺。可用手挤压出乳白色、米黄色或黑色脂样栓塞,逐渐粉刺发展成脓疱,周围皮肤潮红。破溃或吸收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
因为湿热环境的皮肤适合细菌生长,而细菌迅速大量繁殖会刺激毛囊,致使出现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的痤疮。高温的气候、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都会使痤疮加重。胸背部也可见反复发作的痤疮。
拔大椎穴可治各部位痤疮
治疗这种痤疮一定要先拔罐祛湿。将人的面部和背部分成三等份,看痤疮长在哪个部分比较多,如果长在下部多,就在背部膀胱经下部的腧穴上拔罐;如果长在中部多,就在背部膀胱经中部的腧穴上拔罐。

在大椎穴上拔罐10~15分钟,每天1次。无论痤疮长在脸部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在大椎穴上拔罐。
拔承山穴能除湿,有助泄热
承山穴是膀胱经上的除湿大穴,取小罐在承山穴上拔罐10~15分钟,祛湿的效果明显,进而有助于泄热。水湿祛除后,再辅以刮痧,效果更佳。

刮痧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泄热
身体里的湿气祛除了,就应该泄热了。清热解毒的比较好方法是刮痧,一定要涂上刮痧油,然后直接在皮肤上刮。刮拭的时候,要注意寻找疼痛点和不顺畅的部位,这些部位要刮到毛孔张开或者出痧为止,没有疼痛或者不平顺的部位就不做重点刮拭。每周刮拭1 次,经脉上的穴位不必一次刮完,可以分两三次刮拭。
痤疮虽然长在面部,原因却是体内的湿热,因此刮痧拔罐都是在面部以下的部位治疗,体内湿热环境祛除了,痤疮自然就不再长了。另外,刮痧时一定要避开痤疮部位以及皮肤有炎症的部位。
刮拭督脉和膀胱经,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背部督脉的大椎穴,膀胱经的肺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膀胱俞穴。

刮拭肺经和大肠经,用面刮法沿着手臂肺经和大肠经的循行部位刮拭,重点刮拭肺经列缺穴、太渊穴,大肠经偏历穴、商阳穴。

刮拭胃经,沿着腿部胃经的循行部位,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重点刮拭足三里穴、丰隆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