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
凡是人类居住或者活动的区域,绝大部分都有其名称,而这就是地名。某个地方之所以命名为某地,一般来说,都是有讲究的,或者说都是有说法的。
安徽省目前为止,共有54个县(变动)。
这54个县,大体命名规则可归为四大类。

黄山
第一类,依据地理特征来命名。而依据地理特征,主要是依据境内或附近有某山或者某水而得名,或者依据矿产资源而得名。
01因山得名
皖南五县:当涂,青阳,南陵,祁门,黟县。
皖中和皖北七县:砀山、霍山、含山、潜山、岳西、凤阳、凤台。
当涂:原以该名命名的县在寿春东北,属于侨置之县。大禹会诸侯于涂山,以涂山为邑名。
青阳:在青山之阳而得名。至于是哪座青山,无考。
南陵:晋朝置南陵戌,戌下临江渚,南倚山岭,因山在南而得名。
祁门:祁门县城东北有一座山叫祁山,西南还有一处阊门,取两字得祁门。
黟县:有黑色石头山,即黟山(黄山),县城在山的南面,故名。

砀山梨花
砀山:县城东南七十里处,有一山名砀山。
霍山:县南五里处,有一山名霍山。
霍邱:皖南大别山延伸至此形成丘陵。原来是丘,后因避讳改为邱。
含山:县西二十里有含山。
潜山:县西北二十里有山,名潜山。
岳西:潜山县天柱峰的西面,天柱山古称南岳,故名岳西。
凤阳:境内有凤凰山,凤凰山之阳,称凤阳。
凤台:凤台因建县时和寿州同城分治,而寿州(寿县)北有凤凰山,所以得名。
02因水得名
皖南有六县,分别是泾县、郎溪、歙县、绩溪、石台、芜湖。皖中和皖北有八县,分别是颍上、涡阳、临泉、泗县、五河、太湖、望江、枞阳、巢湖。
芜湖县:芜湖县在芜湖边,地势低洼,而生芜藻,故曰芜湖。
泾县:境内有泾水(青弋江),出芜湖,因水立名。
郎溪:县境内有一条郎溪(郎川河),原有郎姓人居住河畔。
歙县:“南有歙浦,因而为名”,浦即浦口的意思,众多河流汇聚为新安江的地方。
绩溪:县内山中溪水交织流淌。绩溪县北有两条溪水相距不到一里,它们或离或合并流就像麻线一样,故名。
石台:原名石埭。在县城约一百三十里的地方,有两块大石头横亘江中,像堰一样,因而得名。

石台牯牛降
颍上:境内有颍水。
涡阳:涡水经过涡阳的南面。所谓山之阳,水之北,谓阳。
临泉:城关沈丘集在泉河之南。临近泉河,故名。
泗县:原来叫泗州,境内有泗水而得名,泗水源头在县城内的东陪尾山,有四个源头,故名泗县。
五河:因河得名。五条河流交汇于境内。
太湖:南朝宋时,才有太湖这个县名,境内有大湖名字叫太湖。
望江:因长江而得名,原县治山居中昂首而向江,故称望江。
枞阳:枞阳县真正来说应该是因山上的树而得名,枞阳县北山多枞树,什么是枞树?叶子像松树树身像柏树的一种树木。因为并没有枞山这一名称,但可以参考山南水北为阳。
巢湖:因湖得名。

枞阳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