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县,分别是铜陵、灵璧。
铜陵:因铜官山产铜。
灵璧:县内出产磬石,磬石山在县北七十里。

灵璧石
第二类,依据历史人文而得名的县名。
01因袭古称而得名的
分别是萧县、舒城、蒙城、全椒、庐江。
萧县:古有萧国。萧属于古徐州,为萧叔的国土。
舒城:古代有龙舒县,而龙舒县是春秋时期众多舒国的一员。
蒙城:东晋时曾经侨置蒙县,唐朝时将该地命名为蒙城县。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城名称因为古代封国演变而来。相传高阳氏之后有椒国。椒国在春秋楚灵王时期,是大夫伍举的采邑,后来有姓全的人在这一带居住,汉朝时设县管辖,称全椒。
庐江:汉朝时属于龙舒县,为庐江郡管辖,几经演变,因郡得名。
桐城:周置桐国,因适合种植油桐而得名。

桐城文庙
02由原来县名或者相关事物派生的
分别是肥东、肥西、固镇、濉溪、东至、利辛、金寨、来安、阜南、宿松、休宁。
肥东:位于合肥东面。
肥西:位置在合肥之西。
固镇:县城原来在津浦路上的固镇,这个固镇原名是谷镇,因为音近,一来而去,就变成了固镇,因这个镇子而得县名。
濉溪:濉溪县本为濉溪口镇,而濉溪口镇濒临濉河而得名,濉溪口,是为汴水入淮水的之口。因镇得名。
东至:取东流和至德两县之首字,合成而得其名。
利辛:县城南边有一利辛集,建县的时候采用为县名。
金寨:县城原来在金家寨,因寨而得名。
来安:境内有来安村,有来安水。
阜南:位于阜阳的南面而得名。
宿松:汉代曾经设置松兹县。晋朝时,因为和荆州一个县重名,改为宿松。宿有旧有的、原来的意思,宿松就是原来的松兹县。
休宁:休阳、海宁两县各取一字,而得县名。
界首市:因界首镇而得名。

休宁县金牛山
03寄托或表达美好愿景的
比如旌德、太和、怀宁、广德、繁昌、和县、怀远、无为、长丰、定远、寿县、天长。
旌德:唐时置县,县名来源于晋朝恒温“旌德之贤,教化之首先”的前两个字。
太和:天下太平和睦,北宋第一次设太和县。
怀宁:怀念,安宁之意。晋安帝在永嘉之乱后改皖县为怀宁县,怀念兹地。
广德:推广帝德之意,东汉光武帝时,第一次设广德县。
繁昌:繁荣昌盛,是侨县名,原来在河南,东晋时衣冠南渡,百姓也跟着过江,为安置侨人所设。
和县:和平相处。梁国灭亡,北齐让梁国王臣同来相迎,相会于此,梁国在此达成和议,故改名和县。
怀远:安抚远方,怀远其人。南宋“以荆山为城,义在怀远。”
无为:太平兴国年间,设无为军,熙宁年间,始设无为县,取天下太平,相安无事之意。虽然有人说取自三国时期,曹操征江南,不胜而归,无所作为,但那时并没有设置无为县,只是到了唐时,才在江南设江南军,无为设无为军。无为县名到宋朝才有。
长丰:历史上长丰地区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取名长丰可能是为了寄托人民对常年丰收,安居乐业的向往吧。
定远:平定远方。梁天监年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
寿县:长寿,长长久久。楚国国都,用吉庆语为县名。
天长:古之千秋县,唐元宗开元中,以诞辰为千秋节。遂改县为天长县。取天长地久之意。
宁国:县名取自《易经》,取邦宁国泰,长治久安的美好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