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页的全体员工都要辞职,这个事件当时还惊动了人民日报。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不满西湖网联的霸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1997年10月马云认识了外经贸部的王建国,不久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诚邀马云加盟共创大业,这件事也促使马云下定决心离开已经变质了的中国黄页。
1997年11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再次北上。一向不在乎钱的马云把把当时所拥有的中国黄页21%的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只为让他们能为好好耕耘,好好收获。只带走了中国黄页的8个人。后来黄页中还有人陆续北上,进京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走还是不走,当时的抉择决定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
1997年12月马云再次北上。这次去北京和第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与官方进行合作进行二次创业。相当于加盟了外经贸部所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马云任中心信息部总经理。这一次的加盟话语权仍然不在马云这,马云在北京的团队只能按照官方的意图建设网络,而官方的意思是要建立内网,而且内网是收费的,收费的办法还要按照红头文件。
马云的团队只能按照官方的意图建设内网,网站做的也很成功,连续推出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战点,其中外经贸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府站点,也是1999年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荐优秀站点。
马云及其团队的这次创业业绩是很明显的,国富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当年纯利高达287万元,但马云并不开心,他没有成功的感觉。因为马云发现在政府里的编制里做事很难放开手脚,掣肘太多。尽管在当时提起马云与外经贸部的合作,很多媒体都将其美誉为中国的"梦之队"。
但事实上马云并不是很开心,他不甘心于受制于人,在一番内心的痛苦挣扎后,马云又一次做出了决定:南归!
所以当初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他,做事不能只冲着钱去,一定要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志同道合的人合作,还要保证话语权掌握自己的这一方,所以马云在后期阿里巴巴创建过程中,面对投资所表现出的定力让人惊讶。
再也不能让辛辛苦苦创办的阿里巴巴,因为自己没有话语权而走上不归路。
马云对待金钱的态度是明确的:资金越是高昂,越是要战兢惕厉。钱越多反而要越清醒,而保持清醒的一个法门就是:保持对钱不感兴趣的一种状态,如果一旦被金钱迷乱了眼睛和心智,那么企业就不会太长远。
马云身体力行,证明了舍与得的大智慧,只有敢舍才能得。
而如何舍如何得呢,只有不把钱看得那么重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才能从舍得舍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