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疑点分析,田忌是个聪明人,可能知道自己犯忌了,他如果去找齐威王解释,可能就回不来了。但是他走的时候为啥要打着口号攻打首都呢?这是为自己的后路着想。其一,攻打首都,形同造反,这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和齐国尿不到一个壶里了,不是齐国的卧底。相当于一个投名状,让楚国放心接纳。其二,打的口号是让齐威王交出邹忌,是“清君侧”的名义,这个借口历史上都用烂了,东汉七国之乱时用过,朱棣用过等等。这个口号好在没有直接反对齐威王,留有余地。其三,他带的是私家军,没有动用正规军,田忌作为宗室,还是大将军,如果用正规军,肯定有人响应,但他没有,他知道轻重,动用私家军性质不是很恶劣,还是留有余地。第三个疑点分析,田忌动用私家军,同时口号是清君侧,不是直接造齐威王的反,齐威王也明白,配合田忌演了这一出戏,本质上来讲,齐威王是不准备干掉田忌的,只是想收拾他一下,原因为一是田忌为宗室大臣;二是齐威王本人也不是器量狭小之人,可以从其他历史记载上验证;三是田忌是个人才,齐国还需要他,这是准备留给他儿子,或者说后继之君的,所以齐宣王继位后就把田忌召回来了,也没有处罚。这么一出一回,更能收买人心,很多皇帝都做过这样的安排。而邹忌也明白齐威王根本没有让田忌死的意思,再说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也就没有多事,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干掉田忌,给自己埋下祸根。![历史是个“人”字](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6905DwTn9S.jpg)
![历史是个“人”字](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6906IcfEop.jpg)
经过这么一分析,是不是就感到这件事本该如此,没有一丝不正常了?从中也能感受但史书上记载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从中是不是看到了人性,看到了智慧?
再说大家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印度隔三差五的在边境搞事,还是冲上平均海拔4000m的青藏高原搞我们。想搞清楚这个事情,部分原因可以参考历史上的北宋的情况。宋朝建都开封,北边无险可守,燕云十六州这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一直掌握在胡人手中,北宋的帝都直接裸奔。胡人想搞北宋,长驱直入即可,而宋朝只有时刻防备。我们现在对印度也一样,想搞印度,直接从青藏高原冲下去就行了,我们冲下去搞他们,比他们爬上来搞我们轻松一万倍。所以印度隔三差五的搞点事情,一是想占据这块地方,二来呢也想弄清楚我们这边的情况,有啥不利情况第一时间知道。因而总结一下,印度主动搞我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占据着主动权,想收拾他的时候他只有被动挨打。
![历史是个“人”字](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6905DwTn9S.jpg)
大部分人看不懂历史,要么没带脑子仔细分析,要么就是站在上帝视角进行批判,把历史当成一个线索纷乱、人物繁杂的故事来看,而我们其实面对的是一个有具体的时空环境、有独特自身情况的个人组成的社会演变进程,有独特历史逻辑存在。这一个个历史事件,史书记载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我们要明白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变化和结果。
换句话说,这些故事再怎么平淡、再怎么反常、再怎么无脑,它都真实存在,历史假设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故事展现的人性和历史逻辑。
![历史是个“人”字](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3/1644716906IcfEop.jpg)
借一段《桃花扇》结尾。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丟难掉。不信这與图换稿,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者。”